背膘厚名词解释 背膘厚是一个在畜牧业中,特别是养猪业里常用的术语。它指的是猪背部皮下脂肪的厚度,这一指标通常用于评估猪的体脂含量和瘦肉率,是判断猪只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具体来说,背膘厚的测量位置一般在猪的最后肋骨处(通常是第6-7肋骨间)与背中线垂直的切面上,通过特定的测量工具(如游...
目前养猪业内通用的方法是测量母猪P2点(即为母猪最后1根肋骨垂直切线距离背中线6.5cm位置)背膘厚(mm); 图2.背膘测定P2点 ⑵需要建立各个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参考标准 结合规模化猪场的背膘厚参考标准,笔者推荐的参考标准为:配种时达到13~15mm、妊娠30d达到15~18mm、妊娠75d达到16~18mm和妊娠110d达到18~20mm; ⑶以上...
研究证实背膘过厚(如法系皮特兰猪标准背膘9.11mm,超标个体可达12mm以上)会导致肌内脂肪沉积异常,引发大理石纹评分降低、肌肉系水力下降等问题,这类猪肉冷藏损耗率增加3%-5%。遗传学层面,背膘厚度性状具有0.12-0.74的中高等遗传力,异常背膘个体的PLAG1、PEA15等关键基因表达紊乱,可能造成种群选育偏离目标。在...
1、准备工具:需要一台兽用B超机、专用的背膘探头(比如线阵探头)、耦合剂(涂在皮肤上的凝胶),还有测量模。如果没耦合剂,可以用植物油代替,但别用矿物油,会弄坏探头。2、保定牛只:把牛牵到保定架或者栏里,尽量让它别乱动,但动作要轻,别吓到牛。3、找准位置:牛的背膘一般在第12和13根肋骨之间,...
测量过程 然后,打开B超仪,调整好参数,如增益、深度等。手持探头,使其垂直于猪的背部皮肤,轻轻按压,使探头与皮肤紧密接触。缓慢移动探头,在B超屏幕上找到清晰的背膘和肌肉的界面图像,通常表现为黑白分明的分层图像,背膘层是比较亮的部分,肌肉层相对暗一些。测量结果 最后使用B超仪的测量功能,将横线移动至背膘...
猪背膘过厚或过薄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具体影响如下。猪背膘过厚 饲料利用率下降:背膘过厚可能说明猪只...
生产者可以通过控制背膘厚度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疾病诊断与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异常的背膘厚度可能提示动物存在某种健康问题或营养代谢障碍等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有助于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背膘厚度作为衡量动物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
活体背膘厚测定时选择两横一纵,即接触板纵轴与背中线平行测定 2 次,接触板纵轴与背中线垂直测定 1 次;活体眼肌面积测定时接触板纵轴与背中线平行测定 2 次。 根据B 型超声波屏幕影像清晰度调整灰度、对比度、增益度,及远近场信号强度等调整图像可视质量,以便于更准确测量背膘厚和眼肌面积。 最佳测定部位选择:根据...
【前言】种猪的培育和改良中的重要性,国家农业部在对《种猪生产性状标准》中明确指出,种猪的背膘厚度与眼肌面积是考量种猪的一个标准,种猪背膘,作为胴体品质测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背膘厚度与眼肌面积,往往与繁殖性能关系密切,因此在种猪培育中必须测量种猪的背膘与眼肌面积。 那么,如何才能测算种猪背膘厚度及眼肌面积呢?
背膘厚度是评估猪只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现背膘厚的测量大部分单位取三点测量,即肩胛后沿、最后肋处及腰荐接合处距背正中线4厘米处作为膘厚和眼肌厚的测量点,而后取三点平均值。也有人仅作10~11肋间距背正中线4厘米处测量。国外则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6至8厘米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