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话:老子赠言孔子:“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愿以数言相送:聪明者好讥人非而遇难,善辩者好扬人恶而招祸。为人子勿以己为高,为人臣勿以己为上。”孔子谨记。 第二次对话:孔子叹黄河之水流逝,老子回应:“人生天地间,与天地一体。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天...
不要以人为尊,而以天为尊,不要违逆天道,胡乱作为。 第四段对话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 解释:老子说,想要窥伺大道,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
在讨论自然的智慧时,老子说:“自然的智慧是无尽的。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禽兽草木,都是自然的杰作。无需人为干预,它们自然会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孔子则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短暂和责任的担忧:“我忧虑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因此有人感叹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 老子回应道:...
“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孔子推崇仁义礼智信,注重世俗规矩;老子讲究道法自然,强调无为。历史上他们两人相遇被称为人与天的对话,人代表着人道,天代表着天道。孔子就代表人道,老子代表天道。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小老子20岁。他一生先后3次拜见...
孔子曾经三访老子,两位哲人的四段对话,读懂一段,受益终生#孔子与老子#人生感悟#智慧 - 伶姐的旅行于2024041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3.6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解答: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观,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在《知北游》中记录孔子与老子两位圣人的对话:“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渝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窗然难言哉!’”老子认为追求深远精深之“道”虽然玄妙飘无,但只要具有“澡雪精神”,濯垢除污,去其所恶,疏浚心中杂念杂质,使神志、思想保持纯正,就能涤荡浮跺、...
🌿 老子点头微笑,对孔子说: “你的领悟力很强,希望你能将我的教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记住,智慧不仅仅是言语,更是行动和心态的转变。” 孔子听了,再次表示感谢并承诺会努力实践。🌸 这四次对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智慧。老子和孔子的交流,不仅是对知识的探讨,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孔子代表儒家思想,注重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主张仁义礼智的实践。而老子则代表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道的本质,主张虚无和无为而治。这种对话不仅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两种思想的相互补充和启迪。孔子在拜见老子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仁义观和追求道德的理念。但在与老子的对话中,孔子开始反思自己的观点,并从老子那里...
-, 视频播放量 59495、弹幕量 159、点赞数 1423、投硬币枚数 177、收藏人数 898、转发人数 271, 视频作者 译心文化, 作者简介 学以致其道,实践见真知。终身学习!,相关视频: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很多先贤都思考过,孔子突然明白,当年老子对自己说的话,明白了老子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