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从古到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好叫人们看到万物之父。我怎么晓得万物之父呢?就是由他而来。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Ever desireless, one can see the mystery; Ever desiring, one sees the manifestations.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These two spring from the same source but differ in name; this appears as darkness.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Darkness within darkness, the...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灵敏;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致味觉功能退化;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致心神不宁,放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财宝,终致道德沦丧,身败名裂。所以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主张摒弃一切外物的诱惑,以确保固有的天...
老子道德经译文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
《道德经》(老子)原文逐句翻译及解读 第一章 众妙之门 —1— 第二章 有无相生 —2— —3— —4— 第三章 无为妙用 —5— —6— 第四章 道体虚空 —7— —8— 第五章 不偏不倚 —9— —10— 第六章 天地之根 —11— 第七章 超然物外 —12— —13— 第八章 以水喻道 —14— 第九章...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
然后下面那句话,就是使很多人引起误解的,常使民无知无欲。那不是愚民政策吗?不可能的。就算民智未开的时候,偶尔愚愚民还可能;民智已开以后,你想要愚民,那是天方夜谭,根本做不到的。所以不要用这种心智去看《道德经》,老子就算你认为他不很聪明,他也没有那么笨,愚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