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意思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罄竹难书的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的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词典解释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⒈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引《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
“罄竹难书”是一个成语,意指罪行或事实极多,多到写也写不完,形容罪恶累累或事情繁多,难以尽述。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一、成语的基本含义 “罄竹难书”字面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在古代,竹子常被用作书写材料,因此“罄竹”即表示书写材料用尽。这个...
因此,“罄竹难书”的字面意思就是即使把竹子都用完了也难以书写完尽。 二、引申意义 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罪行或不良行为极多,多到无法用言语或文字来完全描述或记录。它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数量之多,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在实际应用中,“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那些极其恶劣、令人发指的行为,比如历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
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新唐书·李密传》:“隋时...
罄竹难书是成语。 国语词典 罄竹難書qìng zhú nán shū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也難以寫盡。語或本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後漢書.卷六十六.公孫賀傳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之說。至舊唐書.卷五十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
罄竹难书的意思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紧缩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罄竹难书近义词 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nàn,shū 成语解释: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语法用法:罄竹难书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