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意思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罄竹难书的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的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词典解释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⒈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引《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
“罄竹难书”是一则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其字面意思为“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难以写完。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读: 一、字面意思 “罄”:意为尽、空。 “竹”:这里指的是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 “难书”:即难以书写。 因此,“罄竹难书”的字面意思就是即使把竹子都用完了也难以书写完尽。 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
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新唐书·李密传》:“隋时...
罄竹难书的意思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紧缩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罄竹难书近义词 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 1罄竹难书的意思是什么 ...
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nàn,shū 成语解释: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语法用法:罄竹难书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