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言志”说到“诗缘情”论 李小慧 延安大学文学院 摘要:“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史上两个重要的诗学范畴。“诗言志”作为中国诗论的 开山纲领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艺形式的必然结果,在先秦两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魏晋开始,“诗缘情”出现并 经历了与“诗言志”对立而后趋于...
魏晋 南北朝扦情开始朝 向人本 ,建安 时代是诗歌 由言志到 缘情的历史转折点 , 太康时期 陆机 以“ 为本质的“ 情” 诗缘情” 应运 而生 。唐代诗 文“ 情”说缘 艺术发挥 到 了极 致 ,宋代 继承 了其传统但 心 态更为冷静 。明代 李赞对 “ 缘情” 有进一步的发挥。清中叶 ,性灵派” “ ...
闻一多的“诗缘情”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缘情:这里可以理解为文学所能激起的情感和情感的反应,以及读者与文本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缘情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由情感所建立的纽带。 载道:文学作品中所表达或宣扬的思想、哲理或教诲。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信息或道理。 比较标准 文学的目的与影响:思考文学作品存在的目的,以及它对读者产生...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缘情说"以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为代表,主张文学创作源于内在情感,强调情感(而非政教伦理)是诗文的核心驱动力。"表现说"以突出创作者主体情感表现为特征,与"缘情说"的理论内核直接契合。形式说(注重语言结构)、符号说(符号体系与意义生成)、娱乐说(消遣功能)均与"缘情说"的抒情本质存在...
故而无论是从文学的输出还是输入,缘情是其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方式。 第二,与载道相比,缘情相对自由,对人民群众的束缚更小,更能激发社会活力。他不像载道那样固定的灌输思想,限制读者理解,而是让读者发散思维,让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这又是对一部作品的重新建构,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倘若文学...
磨耳朵【文学考研】文学理论常考的中国古典文论-2 “缘情”说,虚静,虚静与神思, 视频播放量 1134、弹幕量 0、点赞数 56、投硬币枚数 19、收藏人数 76、转发人数 3, 视频作者 眨眨眼又眨眨眼,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磨耳朵【文学考研】文学理论简答题大汇总-6 文学象征的多
试析陆机“缘情”说对文艺理论的贡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异:理念不同 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诗言志”的理论从而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重理派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往往忽略文学的艺术特点;重情派则与之相反,强调诗歌的抒情特点,重视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然而,纵观...
欢迎大家参与读书月活动:文学创造的价值更在于“载道”/“缘情”辩论赛。“旁征博引胸藏丘壑,瑟心妙舌谁与争锋。”相信经过这次的辩论赛,同学们能够在华丽的词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在犀利的观点中感受到思维的升华,在一次次激烈的质询与反击中找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