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又称绿色荧光蛋白,最早是由下村修等人在1962年在一种学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发现。其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个发光的过程中还需要冷光蛋白质Aequorin的帮助,且这个冷光蛋白质与钙离子(Ca)可产生交互作用。由于具有...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是一个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的神奇蛋白质。它能够在从蓝光到紫外线的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GFP被广泛用作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通过基因工程技术,GFP基因可以被引入到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中,并在后代中持续表达。目前,GFP基因已经...
因此,科学家在1998年构建了另一种突变体: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dEGFP)。这种突变的原理是:小鼠的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DC)包含一个PEST序列,这个序列有促进蛋白在细胞中降解的功能,这种突变的dEGFP就是将EGFP的cDNA序列融合到ODC基因的C-末端,使其可以被PEST降解,有利于实时追踪基因表达动力学...
科学家发现了能发出鲜艳绿色的绿色荧光蛋白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的英文名称的缩写),下列对GFP的结构和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 A. GFP可以溶于水,且其水溶液可以通过滤纸 B. 为了防止GFP变质,可以培养在福尔马林溶液中 C. GFP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且水解产物可能只有α氨基酸 D. 灼烧GFP会产生烧焦...
生物发光和荧光的蛋白,如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等很可能在水母等生物中存在了数百万年;然而,科学家们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GFP并推测其生化特性。目前GFP及其荧光衍生物是实验室研究的主流。GFP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科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GFP进行了广泛的功能研究,包括:作为标记基因以...
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由下村脩等人于1962年在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发现,其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萤光,整个发光的过程中还需要冷光蛋白质水母素的帮助,冷光蛋白质与钙离子(Ca2+)可产生交互作用。2008年10月8日,日本科学家下村脩、美国科学家马丁·...
___其发光团的形成不具物种专一性,发出荧光稳定,且不需依赖任何辅因子或其他基质而发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入宿主细胞后很稳定,对多数宿主的生理无影响,是常用的报道基因。(划线部分各占一分)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从水母 (Aequorea victoria) 体内发现的发光蛋白 分子质量为 26kDa ,由 238 个氨基酸...
2018年10月19日,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发现者,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Osamu Shimomura,1928-2018)因病逝世,享年90岁 。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是一个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其激发,发出绿色萤光。GFP的荧光非常稳定,在...
说起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各位科研工作者一定不陌生。GFP是一种具有自发荧光的蛋白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成像、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关于GFP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 图1 海葵(Aequorea Vic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