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的佛典之一。全书内容系采取师(名为入理)徒(号为缘门)问答的形式,站在绝观的立场,阐明禅的观行。其思想类似《宝藏论》。敦煌出土的佛典之一。一卷。又名《三藏法师菩提达摩绝观论》、《入理缘门》、《菩提心境相融一含论》。收在《禅宗全书》第三十六册。全书内容系采取师(名为入理)徒(号...
绝观论是一篇哲学文章,其中论述了大道冲虚,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诠的观点。以下是绝观论的原文和白话文:原文:夫大道冲虚,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诠。今且立二人,共谈真实:师主名入理,弟子号缘门。于是入理先生、寂无言说。缘门忽起、问入理先生曰:“云何名心、云何安心?”答曰...
绝观论的意思 绝观论 [jué guān lùn] 1. 敦煌出土的佛典之一。相关组词 绝组词 绝对 谢绝 绝情 绝伦 拒绝 绝望 杜绝 绝句 隔绝 绝交 观组词 道观 贞观 寺观 东观 云观 宫观 观看 观众 乐观 参观 论组词 论语说 半部论语 论语先进 评论 讨论 无论 议论 谈论 绪论 辩论 ...
达摩绝观论全文及译文 一、原文(部分选取以便进行翻译示例)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顿悟渐修两门耳。虽曰顿悟。终不异于渐修。何以故。夫烦恼者。本来自空。无可除断。若人真能空诸烦恼。顿息万缘。此名真悟。此人顿与无生法性相应。即是无始以来。恒沙功德。一时具足。然此顿悟之人。于尘劳境界...
《绝观论》 达摩祖师 粗是问头,缘门起决。注是答语、入理除疑。是名绝观论。 第十二节 1、缘门问曰:“若有初学道人,忽遇因缘,他欲来害,云何对治而合道乎?” 答曰:“一个[33]不须对治。何以故?可避,避之;不可避,任之;可忍,忍之;不可忍,哭之。” ...
《绝观论》是达摩祖师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关键章节的解读:1️⃣ 缘门问曰:“初学道者,若遇因缘,遭人欲害,如何应对以合道?” 答曰:“无需对治。可避则避,不可避则任之;可忍则忍,不可忍则哭之。”2️⃣ 问曰:“哭与他人有何区别?” ...
《绝观论》是一本具有挑战性的著作,需要仔细思考和反思。它邀请读者超越思维分析,直接亲身体验真理。达摩祖师鼓励修行者放下概念性的思维,培养纯净觉知的状态,即所谓的“无念”或“无念”。 总之,《绝观论》是一本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著作,它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直接体验引导人们走向觉悟的道路。这本书不仅在禅宗佛教中具...
答曰:“人见身实者,即说有父母所生;若不自见身,亦不得论父母。佛就众生见实,即说如来藏。众生根本,皆如来藏造业,但造业即受报。说如来藏者,是不了教说。又知如来藏是无我之异名,亦是尽义也。 《达摩和尚绝观论》一卷。辛巳年三月六日写记,僧法成。
《达摩祖师绝观论白话文》达摩祖师的《绝观论》,那可真是有点玄奥啊。咱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探险似的,一点点去探寻其中的深意。这论里啊,就好像在跟你唠家常,但又透着深深的哲理。比如说它讲关于心和物的关系吧,就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祖师可能是想说,咱们的心啊,就像一面镜子,外面的世界呢...
达摩祖师绝观论 系统标签: 祖师圣人草木虚妄外道实空 达摩祖师绝观论粗是问头,缘门起决。注是答语、入理除疑。是名绝观论。1、夫大道冲虚,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诠。今且立二人,共谈真实:师主名入理,弟子号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