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亚”(今世)、“疏米”(倒霉)、“乃随卜”(福分)、“讨白”(忏悔)、“白尔开提”(吉祥),“乃玛孜”(礼拜)、“朵斯提”(朋友)、“杜世曼”(敌人)“古纳海”(罪孽),“口唤”(认可)、“知感”(感谢)、“口道”(品尝)、“归真”(逝世)等由汉语异化而来的“经堂语”词汇。
经堂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伊斯兰教词汇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语言形式主要源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汉语译音,例如“安拉乎”(代表主宰)和“多斯提”(朋友),这些词汇在被赋予伊斯兰教含义后,逐渐在中国回族穆斯林社区形成了独特的“经堂语”表达。另一方面,经堂语也包含了汉语的意译,如“定然...
经堂语是我国穆斯林学者在经堂翻译经典或演讲时所使用的融汉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为一体的混合语言。它基本从属汉语语法的范畴,多用于口头,而且在翻译上严格遵守直译和逐字逐句翻译的原则。这种语言由于一般在经堂讲经和清真寺的演讲时使用而被称作"经堂语"。经堂语的学习和使用以及经堂翻译技能的培训和应用,是经堂...
经堂语,始于 16 世纪后期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学者胡登洲在陕西兴办经堂教育时期,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是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三种不同词汇或词组交互组合成句的独特的汉语表达形式。 由于阿訇在讲“卧尔兹”(劝诫)时也广泛使用...
经堂语是回族的一种特色语言,它融合了民族语言的精髓,既表达了回族人的民族情感,又凸显了伊斯兰文化的精神。在每周五的演讲中,阿訇们使用夹杂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经堂语来阐述民族观点,这种古老的民族创制语言得以延续发展。尽管在解放初期,有学者对其独立语言地位提出质疑,但近年来随着抢救性保护措施的加强,...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3次播放 每天学习经堂语,了解回族文化 圆香芹 发布时间:2025-02-09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内容提示: 经堂语 简介 十五世纪中叶在中国回族穆斯林中流行的伊斯兰教专用语言,或在寺院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伊斯兰教宗教术语。其基本语法结构和一般词汇属汉语,只是夹杂有大量的伊斯兰教语词,以词汇为例,可分为: (1)阿拉伯语、波斯语的汉语译音,如“安拉乎” (主宰) 、多斯提(朋友) ; (2)汉语的意译,如“定然...
经堂语与经堂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其历史可追溯至至少与经堂教育同等久远。然而,关于明代以前清真寺是否设有回文大学的历史记录并不详尽,可以确认的经堂教育的创立时间是在16世纪末。这一时间点的确立主要依赖于陕西学派的创始人胡登洲(公元1522~1597年)的生平资料。胡登洲,字明普,来自陕西咸阳...
阿语和经堂语是不一样的。阿语一般指阿拉伯语,是中东地区及部分非洲国家和民族通用的语言。它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伊斯兰教最普遍使用的语言。而经堂语则是中国伊斯兰教中常用的一种宗教术语,用来表达宗教信仰和思想感情。它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因此,阿语和...
马宇宙阿訇是经堂语的..马宇宙阿訇是经堂语的传人(1)经堂语的起源 经堂语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化教育,让经堂教育时代流淌,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为教门代言的阿訇,而这些阿訇正是教门的根子、命脉。 中国的经堂教育是明中期胡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