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诗》是宋代某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作品原文 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作品译文 费尽了时光寻找——盎然的春意 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芒鞋 已踏遍了——笼罩在山头的白云。重返家园 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转 偶然一嗅...
《悟道诗》,又称《嗅梅》,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禅诗,其字面意义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诗中描绘了一位行者“终日寻春不见春”,即长时间地寻找春天,却始终未能得见春之踪迹。接着,“芒鞋踏破岭头云”一句,以“芒鞋”和“岭头云”为元素,形象地刻画了行者不...
嗅梅无尽藏(唐)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注:“岭头”又作“陇头”。 这首诗相传是唐代比丘尼无尽藏所作,她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道,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一个僧人,为了寻找春天的足迹,终日奔波,翻山越岭,芒鞋好像已经踏破了岭头的霞云。 春天在哪里?毫无踪迹。他满心失...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诗出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这是一首以寻春咏梅暗喻访道、悟禅的佳作。这首诗充满了哲学思维和道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历来为僧家和人们所喜爱。很多人在第一次阅读这首诗时,都会觉得这是和尚寻春访道的一首诗,就会当作是一般的作品...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整天寻找春天的踪迹,却始终未能得见。他穿着草鞋,踏遍了被白云笼罩的山头,可见其寻春之心的急切与行动的执着。这里的“芒鞋”和“岭头云”不仅描绘了寻春的艰辛,也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而“归来笑拈梅花嗅”一句,则是诗人寻春不得后,回到居所,却意外发现...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出自宋代佚名的《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译文 终日寻春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草鞋已踏遍了被白云笼罩的山头。 归来时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嗅,暗笑自己,这眼前的枝头春意正热闹十分。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无尽藏,俗姓刘,为南华禅寺的比丘尼。她曾云游到江西赣州境内建庵隐修,唐高宗上元三年圆寂。无尽藏尼与禅宗六祖惠能有一定的渊源,六祖惠能禅师得法南归,途中与无尽藏尼邂逅相遇,她诘问禅师:“字尚不识,何能解意。”禅师回答:“诸佛妙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的全诗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前两句诗的意思是:终日寻访春天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草鞋已踏遍了被白云笼罩的山头。《嗅梅》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译文 终日...
出自: 唐代《嗅梅》作者:佚名 原文: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译文:费尽了时光寻找盎然的春意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芒鞋已踏遍了笼罩在山头的白云。重返家园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转偶然一嗅,禁不住暗笑自己,就在这眼前的枝头上春意正热闹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