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 方面“嗅“这一动作,又传达出诗人会心的喜悦,还 展现了他玩赏不已的痴迷情态。 赏析: 此诗摘自 《禅诗》 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 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 人们所称道。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 云” ,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 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
每日诵读 【原文】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 枝头已十分。——〔唐〕无尽藏《嗅梅》 【译文】 整天寻找春天却不见它的影踪,脚穿草鞋踏遍白云笼罩的山 头。归来笑着闻了一下摘取的梅花,突然明白枝头早已是春意盎 然。 【启示】 真如常在,道在心中;反求诸己,不假外求。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赏析 此诗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
出自唐代诗人无尽藏的《嗅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是唐朝有一位比丘尼到处访道,后来开悟所作的. 大概内涵: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除了努力,还要有时间的累积去完成.而人的天性,往往对自己拥有的,视而不见,却努力去追求得不到的.总以为得不到的,...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 “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择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
为了禅悟,苦苦修行“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而终有一天会突然顿悟,从而发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那株“道”的“梅花”一直就在那里。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勤奋、努力地工作,一路奔波,常会感到生活压抑,缺少幸福感。步履匆匆间,一切美好的...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梅花尼子名习静,行脚僧, 有诗曰:“著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 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归来笑捻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二句上承原诗二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 陇头云”,踏遍岭头云仍未见春,等归来把园里的梅 花拈来闻闻,这才发现春来到枝头早已有十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诗为宋·佚名某尼悟道所作(见罗大经《鹤林玉露》)。清·宋长白《柳亭诗话》谓:梅花尼子名习静,行脚僧,有诗云:“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