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红军长征时经历的四川北部的沼泽地带,生长有水草,被俗称“草地”简介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川西北若尔盖地区。特点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
1935年8月,红军进入了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若尔盖草原。在这片茫茫无际的沼泽地中,数万红军将士献出了生命,谱写了一段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如今,时间跨越了80多年,这片草地不再是当年那片吞噬生命的“死亡之地”。它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巨变?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又如何承载着中国的沧桑巨变?死亡草地的绝境...
走进纪念碑园,可以看到高耸的纪念碑直插云霄,碑座上刻着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翻雪山、过草地的场景,栩栩如生,仿佛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纪念碑的旁边,是几座低矮的展馆,里面陈列着当年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珍贵文物和照片。那些泛黄的照片,记录了红军战士的音容笑貌,也定格了他们战斗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是沼泽众多,这里气候潮湿,不少土地都被雨水侵蚀,远看好像是一片平常的草地,走近才会发现草甸下隐藏的沼泽。据统计,松潘草原上的沼泽总面积超过30多万公顷,要想寻找一条相对安全的通行路线不是不行,但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而当时红军面临的情况是,队伍后面的反动派军队穷追不舍,要想勘探路线或者干脆换路都不...
草原上的天气变幻莫测,常常一天之内经历四季。早晨还是晴空万里,中午便可能骤雨倾盆,傍晚又转为寒风凛冽。这种极端的天气变化使得红军战士们难以适应。有记载显示,在穿越草地的那段时间里,红军至少遭遇了三次大规模的暴雨。雨水不仅浸湿了战士们的衣物和粮食,还让本就泥泞的道路更加难以行走。一位幸存的红军战士...
也因此,横跨草地,北出甘南,是毛泽东布下的一招险棋,也是一招妙棋。二、跨过草地 确立了北上的决议后,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分为左右两路,共同北上。首先过草地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和徐向前、陈昌浩组成的右路军。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办法在毛儿盖筹粮。这项工作进行了一个月。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
如今,长征已过去80多年,那片“吃人”的草地,如今如何了?险象环生的草地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躲避敌人的追逐,保留有生力量,决定开始长征。由于向北行进的两条主路被敌人封死,红军只能选择更难走的路径。也是在这块草地上,红军足足花费了7天才走出去,且这段期间红军减员上万人。这块草地位于四川西北部,名...
过草地 长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4年10月,当时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遇失败,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红军一路上经历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斗和艰苦卓绝的行军,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强渡乌江,在赤水河畔多次迂回,还在汹涌的大渡河上险象环生地渡河。1935年6月14日,红军的两支主力部队终于在懋功成功会师,这无...
当时,医疗技术不发达,国民党都没多少像样的药品,更别说白手起家的红军。由于缺少抗生素和退烧药,一个小小的破伤风,就能轻易要了人的性命,病魔,远比红军想象中的强大。第五个原因:向导;这件事说来有点遗憾。红军进草地时,特意找了位藏族向导带路,不曾想,这位向导进草地后迷路了。向导并没有收国民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