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下简称 《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题的专门法律,于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粮食安全保障法》共11章74条,包括总则...
第十四条国家建立严格的耕地质量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量质并重、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用养结合与建管并重的原则,健全完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十一条,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措施。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十二条,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以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并改善粮食的收贮及加工设施。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下简称《粮食安全保障法》),并于202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题的专门法律,于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食安全保障法》共11章74条,对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和监督管理等分别作出明确规定,通过...
一、健全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机制。 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二、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粮食安全保障法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耕地保护...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法规 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以防止耕地被非法占用或破坏;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以提高粮食...
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对于维护经 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 《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的背景 二、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 成就,但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风险 和挑战。例如,耕地资源的减少粮、食安全 水资源短缺、 自然灾害 等因素都可 能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 ,国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解读 2小时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国家应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内容.这一法规的出台,旨在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从而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一,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