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佛兴西方、法流东国,讲的是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白马驼经,玄奘西行,将印度文化带回中国。”当...
汉明帝迎请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两位法师来到中国后,安排在河南洛阳的鸿胪寺,鸿胪寺是当时政府办公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由皇帝直接管辖。后来为了把两位法师长久的留在中国,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供僧人们居住以及弘法布道。之所以叫白马寺,是因为当时迎请两位法师时,所带的佛经、佛像、法器等等,...
五台山,华北屋脊上的佛教圣地,承载着文殊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五座台顶——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不仅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更象征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自东汉起,五台山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在此地建立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开...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佛兴西方、法流东国,讲的是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白马驼经,玄奘西行,将印度文化带回中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