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浙地区文教兴盛,章太炎所在的家族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耕读之家,家中藏书五千卷(但章太炎自称“余家无多书”),常年注重本族子弟教育、致力地方公益,在当地开办书院、义庄、家塾。到了章太炎祖父这一代,章家已显出衰落气象,又逢太平军之乱,江浙一带经济萧条,田野荒芜。对于家道中落的家庭,科举考试是...
章太炎有二子四女。长子章导,次子章奇。但在四个女儿的名字上,章太炎却下了一番苦工,以至于光看字大部分人一个都不认识。他的四个女儿名字全用古字命名,并且都是四叠字,分别是四个乂 、四个又、四个工和四个口组成。章太炎对外宣称,能读出女儿名字的人,才能算得上有才,才配娶他的女儿。结果几个女儿...
章太炎,名炳麟,别号太炎,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弟子众多,学生不止于鲁迅、黄侃、方国瑜、钱玄同等耳熟能详的大家。因推崇范仲淹和顾炎武,章太炎对二贤生长之地苏州颇多好感,并爱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之于章太炎,既是庇护之所,也是终老之地。“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展”正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对外展出。展...
展现了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一代儒宗”章太炎的别样风采;同时也介绍了邹容的身世生平及成长历程,记录了邹容短暂的20年的人生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凡的一页,讴歌了这位年轻革命者勇于献身的风采。
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章太炎手订“中华民国”的国号,为民族、为革命鞠躬尽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在经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章太炎早年任教东吴大学,东渡日本后开国学讲习会所,他...
章太炎的妻子和亲友们本以为经过美国医生苏迈尔的抢救,章太炎的生命是暂时保住了,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数天左右,章太炎的病情急转直下,一度高烧至40度,到了6月14日更是曾一度昏迷。6月14日的上午7点,章太炎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在其弥留之际,他向妻子汤国梨嘱托了几句,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府余杭县东乡仓前镇。章太炎起初跟从外祖父朱有虔学习,自称:余十一岁时,外祖朱左卿授余读经,偶读蒋氏《东华录》曾静案。外祖谓:“夷夏之防,同于君臣之义。”余问:“前人有谈此语否?”外祖曰:“王船山、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
20. “独念国家之多难,生民之涂炭,而志不得抒也。” 这句话表达了章太炎对国家苦难和人民困苦的关切,以及自己志向无法施展的无奈。章太炎的名言充满了智慧和深刻的思考,涵盖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名言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也能从中汲取启示和教训。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后易名为炳麟,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朴学等,著述甚丰。知名弟子有黄侃、钱玄同、吴承仕、鲁迅等。———1906年6月2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章太炎迈着沉着的步伐...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而袁世凯是自名昭著的北洋军阀领袖、窃国大盗,乍看起来,二人似乎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其实他们之间有一番恩恩怨怨。章太炎从起初支持袁世凯,后来却变成要以死与袁世凯抗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取得胜利,革命烈火迅速燎原。正在日本主编同盟会《民报》的章太炎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