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戊午科场案”入手,梳理并总结出咸丰皇帝的处置措施,有利于客观、深入地了解咸丰其人,进而对晚清的科场和政治腐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一、虚心纳谏,直面科场黑幕 咸丰八年(1858)是农历戊午年,这一年发生了清朝最大的一次科场舞弊案件,不仅涉案人数和情节的严重性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还开创了“一品大员死于科场...
这位考生在考场上放了个大招,既影响了整场考试,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一,科场案 乾隆年间,京城考场。 纸和笔沙沙的声音传遍静谧的考场,考生们正奋笔疾书,完成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时间的沙漏一点一滴的滑落,眼看着交卷的时刻就要到来。 这时,突然有位考生站起身来,...
辛卯科场案指的是康熙五十年发生在江南乡试的科场案。这年江南乡试,九月发榜,中举者除苏州十三人外,其余多为扬州盐商子弟。其中句容县王曰俞所荐之吴泌、山阳县知县所荐之程光奎皆文理不通,于是舆论大哗。苏州生员千余人集会玄妙观,推廪生丁尔戬为首,将财神像抬入府学,愤怒的考生还在贡院的大门上贴出一副...
有清一代,发生了五次影响力较大的顺天科场案。一、顺治丁酉科场案 第一场是发生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丁酉科场案,当年参天顺天乡试的考生共5700人,而举人名额仅有206人,因此,竞争的程度是非常激烈的。这场乡试的正主考官是曹本荣,副主考官是宋之绳,同考官有包括李振邺、张我朴等十四人。结果在考前,...
在清朝历史上,对科举舞弊案的处理一向非常严格。拿清朝前期的两次科举舞弊案来举例,顺治朝有丁酉科场案,处理结果是主副考官和同考官都被处斩,共计斩首27人。康熙朝有辛卯科场案,主考官左必蕃失察被革职,副考官赵晋、同考官王曰俞、方名都被斩决。 以这两场科举舞弊案来看,判柏葰处斩也有先例可循,在法理上,肃顺的...
那么身为一品大员的柏葰为何独独被斩杀呢,这还得说一说晚清的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戊午科场案 戊午科场案发生的背景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西方帝国主义一直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企图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在1840年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此后又在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
经过一轮政治洗牌,御史任兆坚等开始借政治风向帮柏葰等涉案官员洗白。恰好,慈禧也想利用戊午科场案彻底清洗敌对势力。瞌睡送来了枕头,于是慈禧令礼部和刑部复查此案。但无论如何审查,柏葰“听受嘱托”的舞弊罪行是铁板钉钉的。重审人员最后还是挑出了载垣等专案组成员的毛病,认为本案“核其情节,尚不至此”,判定...
NO.1、唐代科场舞弊案 唐穆宗李恒即位第一年(公元821年)的进士考试,主考官叫钱徽,时任礼部侍郎,在选录进士时,以权谋私,搞圈子,闹宗派。所选大多为当朝权贵之私人,其中包括前宰相裴度之子裴譔、刑部侍郎郑覃之弟郑郎、监察御史李宗闵之婿苏巢等人。这些人门第虽...
戊午科场案为清朝咸丰八年发生的一场科举舞弊案,因当年是戊午年而得名。考生罗鸿祀贿赂主考官柏葰的家人,企图借此考中举人,最后事情被揭发,柏葰按律处斩。这次科场舞弊案与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和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并列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事件经过 咸丰八年(1858年),柏葰担任顺天府(北京)的乡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