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秋”字的写法(见图1),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秋”字差别很大,上面一个带有触须的昆虫形象,下面好像是个“火”。那秋天和昆虫、火有什么联系呢? 《诗经· 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
“秋”在甲骨文里,可谓是自带音效:见其形,仿佛闻其声。长须长足,状如蟋蟀,有时立于火上,这便是甲骨文的“秋”字。秋从火。蟋蟀靠近火,也就表示秋天来了。蟋蟀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古人通过观察蟋蟀的活动变化,来确定季节的流转。也有说法称,甲骨文中的“秋”,看起来像蝗虫。蝗虫和蟋蟀一样...
甲骨文:合集29715 ▲“秋”。表示蟋蟀从山上来。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字形从秋虫,从“山”,以秋虫由山中入室,表示秋凉,又以秋凉表示秋天。” 第二种写法:“蟋蟀”+“火” 甲骨文:合集33166 这种写法,一说是以火驱除虫害。 二、“秋”字的金文 金文:秋 ▲金文“秋”字,延续甲骨文字形。以“蟋...
秋秌、穐 qiū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2) 同本义 [harvest;mature]秋,禾谷熟也。——《说文》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秋者,少阴...
秋分,分开了初秋的聒噪与深秋的寒凉,提醒着人们享受当下不冷不热、不静不燥的美好岁月,在享受时光的同时,我们可以打通各种感官,一边了解“秋”字的各种写法,欣赏文字与岁月的痕迹,一边感受中华文化的意境美。 商· 殷墟甲骨文 甲骨文“秋”,像不像火...
“秋”在甲骨文里,可谓是自带音效:见其形,仿佛闻其声。 长须长足,状如蟋蟀,有时立于火上,这便是甲骨文的“秋”字。 秋从火。蟋蟀靠近火,也就表示秋天来了。蟋蟀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古人通过观察蟋蟀的活动变化,来确定季节的流转。 ...
秋的篆书呢,有两种写法。 【龝】李阳冰篆书 【秋】李阳冰篆书 【秋】象形字。 【秋】甲骨文 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 【秋】甲骨文 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 【秋】籀文 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甲骨文中的秋字(见下图1),像一只蟋蟀,生动形象,造型逼真。在中国北方地区,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虫,九月份十分活跃,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而且,“秋”字读音也与蟋蟀的鸣叫之声极为相似,两者声音相似并非偶然。于是,先民们就以蟋蟀代表“秋”这个季节。《诗经·豳风·七月》有云:“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逐渐演变,虫子底下加了一把火,象征着先民焚田杀虫的习俗。🔥到了小篆时期,"秋"字保留了这把火,突出了烧了秸秆准备下一轮播种的意象。而"禾",本身就是秋天的象征,象征着禾谷成熟,沉甸甸的收获。🌾🌿学习传统文化,真是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探索...
喜欢古文字可以加我微信18221407793.报名我们的古文字线上辅导班。#古文字学, 视频播放量 306、弹幕量 1、点赞数 19、投硬币枚数 2、收藏人数 15、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付强古文字线上辅导班, 作者简介 中国第一家古文字线上辅导班,相关视频:说《甲骨文合集》11497,说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