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道二谛,是说必须修道断集,才能寂灭脱苦。故四圣谛可归纳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佛说的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都是同样的道理,告知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生死烦恼诸苦的来源,即惑、业、苦的世间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说明了解脱诸苦的办法就是修道。由此...
世间的因果是知苦断集,出世间的因果就是慕灭修道。灭就是灭苦,修道就是断集。修什么道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当中八条通往解脱之路。过去我曾经专门讲过三十七道品,在一些小册子上有记录,各位可以找来看一看,这里就不再重复。苦要灭,集要断,灭要证,道要修,但是记住不可执著,...
其实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为容易化导起见,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说业因,教他断集;继之,又先示涅槃乐相,令彼欣慕,后教道法,使他修持。目的要使小机的众生,能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已。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四谛之法虽多见于声闻乘的经典,但却并不仅限于小乘,而是通于...
知苦断集 慕灭修道——什么是四圣谛? 四谛 五台山旅游网5月12日消息 学习过佛教史和佛陀传记的朋友们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于三七日内为诸大菩萨演说《华严经》,而后便前往鹿野苑为五人说法,度其出家,从此世间三宝具足。作为佛陀成道后为世间烦恼众生开演的“第一堂课”,鹿苑初转法轮的重要程度不言而...
其实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为容易化导起见,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说业因,教他断集;继之,又先示涅槃乐相,令彼欣慕,后教道法,使他修持。目的要使小机的众生,能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已。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四谛之法虽多见于声闻乘的经典,但却并不仅限于小乘,而是通于...
因为羡慕寂灭之乐果,他就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了。也就是说,要断除、灭掉这个‘集’因,从而著手修道。我们知道了一切境界都是空花水月、了不可得,就不爱著、不贪取,心和境不结合。不集,集因也就断除了。譬如:我们平时念佛,就是要念掉...
四圣谛修行次序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或者是知苦、慕灭、修道、断集。断集,分为方便断集和根本断集。方便断,就是没有禅定没有证果时的意识降伏压伏自己不造恶业、少造恶业;根本断集,是究竟断,烦恼断除以后,意根不再有造作恶业的想法和动力,不用意识的降伏和压伏,自动自觉的就不造恶业了。这样旧的...
元音老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4)灭谛 为出世间果,为什么呢?灭是寂灭、断尽之意。寂灭无为,他就能超出世间了。此类众生看清了苦的根源都是自己招感而来的,他羡慕超出三界,获不生不灭之寂灭乐果,所以他就独善其身,“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证得阿罗汉果,断除一切烦恼业力,从而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这就是灭...
总上四谛,佛陀教诫五贤者应知苦断集,即应了知苦而断集因,是为应了知现在逼恼三界众生的诸苦果,寻其原因,是由过去集聚有漏善及不善诸业,及诸烦恼为集因,应当断除,此能招感三界生死,轮回循环不息的原因,此为迷之因果。 应证灭修道,是为希求灭除生死诸苦之解脱――涅槃,应修道品为其正因,此为悟之因果...
世间的因果是知苦断集,出世间的因果就是慕灭修道。灭就是灭苦,修道就是断集。修什么道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当中八条通往解脱之路。过去我曾经专门讲过三十七道品,在一些小册子上有记录,各位可以找来看一看,这里就不再重复。苦要灭,集要断,灭要证,道要修,但是记住不可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