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既知修道,自然抱德。凡自明其德,绝无纷驰者,无不默契为一。故曰“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又何怪诞之有耶?下手之初,其修也有道有德,有轨有则,脱然洒然,无累无系。到深造自得之候,居安资深,左右逢源,从前所得者,至此爽然若失;工夫纯粹,打成一片,恰似闭门造车,出而合辙,无...
小提示:"安知修道者,出处亦有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有时:有时候。 修道:1.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安知:怎么知悉。
岂知:岂知,汉语词汇。拼音:qǐ zhī 释义:那里知道。意谓不知道。 难免:(形)不容易避免:初次登台,~有点紧张。[近]不免。 小提示:"岂知修道者,难免不亡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修道岂知难免 全诗 原文拼音版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
修道者古往今来,对黄老讲的“道”众说纷纭,而今有论者:老子讲的“道”是宇宙根源、整体及其运动法则。道之属性是“和”,在《道德经》中第四、二十五章老子本身已将大道含义作了概括。同时《清静经》开宗明义:“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由此可见,...
要将心安住在当下,能做到身心合一。师:既不能只顾修身不修心,也不能只顾修心不修身,二者兼顾方为修道。五、修道的核心是什么?是为了真实地知道心灵的本性,这就是修道的核心。要时刻保持清净心,所有妄念都不随之,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检讨自己,明白了我们要修的是心态,那么身心安宁,身心合一,才能增长智慧。
注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是修道的三个秘诀。 加上强其骨,就是性命双修。 所以,这四句话把修道的性功和命功完全概括了。 什么叫性功? 性是佛性的性,也是自性的性,性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修炼。性功修炼侧重于修道和得道,命功修炼侧重于长生。性命双修...
注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是修道的三个秘诀。 加上强其骨,就是性命双修。 所以,这四句话把修道的性功和命功完全概括了。 什么叫性功? 性是佛性的性,也是自性的性,性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修炼。性功修炼侧重于修道和得道,命功修炼侧重于长生。性命双修是对的。有些人只修性,不修命,这是不对的。道...
按中国传统的观念,练功人不应求财、求物,但时代向修道人提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你住的地方,要交房租和房地产税;你吃的、用的要用钱去买;你想学道需要交学费,你想度人,得有钱建造场所,或有钱支付车旅费,然后才谈得上后面的问题。无钱不足以养道,在这个时代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现实问题和修道的...
修道知识:佛家、道家弟子,修行秘诀!龙凤玉腾原创修行感悟,简单通俗易懂:一、勤参悟 自有灵异之人,...
道家三宝中的经,即经典也,是学道、修道的图文载体。虽然道教最高深绝妙的智慧都无法用文字描绘,但是经文依然是初学者的入门最佳选择。 经文能消弭世间的灾厄,诵经声能治疗人心的隐疾。经文的力量如水,上善亦若水,不仅洗濯得人心灵莹彻,还让心里的善芽茁壮成长。由此激发潜藏的“道性”,也就借由有形的文字脱换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