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修道,不知道真心是怎么一回事,不认得真心,就“与禅天同”。你这样勤做功夫,即使做到极点,定功颇深,而不识真心,也不过生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而已,还是不出色界。慢说解脱,连无色界也没有到达。 ——元音上师我们不论已悟未悟,解悟证悟,一样的要修学,真实行持。所不同者,先悟后修的人...
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既知修道,自然抱德。凡自明其德,绝无纷驰者,无不默契为一。故曰“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又何怪诞之有耶?下手之初,其修也有道有德,有轨有则,脱然洒然,无累无系。到深造自得之候,居安资深,左右逢源,从前所得者,至此爽然若失;工夫纯粹,打成一片,恰似闭门造车,出而合辙,无...
小提示:"安知修道者,出处亦有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有时:有时候。 修道:1.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安知:怎么知悉。
岂知:岂知,汉语词汇。拼音:qǐ zhī 释义:那里知道。意谓不知道。 难免:(形)不容易避免:初次登台,~有点紧张。[近]不免。 小提示:"岂知修道者,难免不亡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修道岂知难免 全诗 原文拼音版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
要将心安住在当下,能做到身心合一。师:既不能只顾修身不修心,也不能只顾修心不修身,二者兼顾方为修道。五、修道的核心是什么?是为了真实地知道心灵的本性,这就是修道的核心。要时刻保持清净心,所有妄念都不随之,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检讨自己,明白了我们要修的是心态,那么身心安宁,身心合一,才能增长智慧。
注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是修道的三个秘诀。 加上强其骨,就是性命双修。 所以,这四句话把修道的性功和命功完全概括了。 什么叫性功? 性是佛性的性,也是自性的性,性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修炼。性功修炼侧重于修道和得道,命功修炼侧重于长生。性命双修是对的。有些人只修性,不修命,这是不对的。道...
在一般环境下平平而过,苦与不苦已经麻木了。不知苦,也就不能断苦因;不知道涅槃法的清凉自在,也就不知道要修道。通过学习佛法,知道人生是苦,苦从因来,就能知苦断集。集者,因也。知道涅槃的清凉自在,要获得涅槃就要修道,所谓慕灭修道。 四谛法是佛教的根本法门。只有理解了世出世间两重因果,修行才有明确的...
🌍 太上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大道难闻。如今我们已得人身,生于中土,闻得大道,实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大造化。生逢太平盛世,不久即可享受幸福生活。😔 世人常叹生于积弱之中国,乱离之世局,然我辈生逢其时,又生于大道渊薮之中土。大道含三,儒释道皆发源于此,佛亦明于中土。此乃吾人莫大之造化。📜...
修道 现在我们讲,如何修道。太上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同时最早成老祖给黄帝传修道之法中说:“···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贫道一个修道之人,怎么能给我推送这种视频!” “简直是世风日下!” 苏寒反手点的两个赞,然后往下拉! 刷到一条新闻! #陕省某男子假冒能人异士给人直播算命,众多网友上当受骗,受害人陈某报警,该男子已被警方依法逮捕# 看到这条新闻,苏寒眉毛一挑! “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抖音上面确实有不少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