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与《矛盾论》写作的初衷是为了指导政工干部如何工作的,实际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实践论》用于如何实现目标,如何开展工作;《矛盾论》用于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既然《矛盾论》是一篇教读者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那么再追问下去便是探究这两个问题: 1. 分析问题是怎么分析的? 2. 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在意识(思维)领域的运用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的认识的来源于物质世界,是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再以这种认识去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改造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如下图)。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运动中,总是先认识许多...
哲学 | 陈先达: 矛盾论与实践论 矛盾论与实践论的主题不同,但二者的思想密不可分。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法是一体的,这个统一体叫作唯物主义辩证法或曰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就是探讨实践和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哲学理论。没有矛盾分析观点,当然就不可能揭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反之,...
《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著作是第一卷理论性最强、理论最集中的文章,深入学习运用或将影响人的一生。二、著作摘要 (一)《实践论》摘要。 在《实践论》中,作者在最末做了简单总结性描述,但大部分的观点仍需要在前文中阅读学习。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
在前几内容中,我用了四篇文章,一万余字,零零散散的从《实践论》、《矛盾论》的创作背景到传达的思想、思维模式进行了介绍,本篇将对前四篇文章进行一次总结,总结的核心目标是用大部分人能听懂的话,提炼两论中蕴含的方法论。想详细了解两论中的种种思想,可以去阅读本文所在的专栏“教员思想之两论对于工作、生活的...
实践论:通过主观的实践来了解到事物的现象和外在联系,在通过主观的分析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在服务于客观事物,来验证事物的客观规律。 矛盾论: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是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来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事物的外部矛盾推动着事物发展则是次要原因。
无论是古代的哲学家们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探究,还是现代哲学对人类理性与经验的反思,都有着深刻的思维方法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世界观、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与历史观等五大哲学思维方法无疑是最具代表性、最具启发性的工具。这五种思维方法不仅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塑造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与社会的变革...
《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1937年在延安所作,是毛泽东哲学论著中两部重要的代表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两论”是毛泽东经典的理论哲学作品,标志着毛泽东从一名普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一跃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
首先,就《矛盾论》和《实践论》对于矛盾以及辩证法的看法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些方面互为因果,互相联系。毛主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同时,毛主席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这一概念,也就是说在...
1937年,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在延安发表,至今整整80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既往,关注当代,展望未来,将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中国成功开创的自主发展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卓有成效的制度保障,以及使这一切得以实现的中华文化根基,更自觉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