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蝽类昆虫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中,有着各自的生命周期和活动习性。在6月,第二代盲蝽开始对棉田产生影响,接着在7月至8月间,第三和第四代出现,由于成虫寿命长,产卵期可达30-40天,导致世代重叠。卵分散产在棉株嫩叶的主脉、叶柄、花蕾和嫩茎等组织内。第五代成虫于9月底羽化,10月上旬产卵...
在播种的准备工作阶段,建议在播种前四周至五周,采用根瘤菌进行拌种,同时混合使用药剂,具体比例为80%的可湿性福美双粉剂和68%的可湿性七氯粉剂,每吨种子需使用3-4千克的混合液,这样的方法有助于防治杆蝇、根瘤象甲以及褐斑病的发生。进入分枝期后,对于留种田,应喷洒60%的地亚农乳剂,推荐每公顷...
总体而言,绿盲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害虫。它们对人类及农作物的影响有限,甚至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绿盲蝽,既要看到其可能带来的不便,更应重视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从初评结果来看,农艺与农业工程组中,农业农村部提名的盲蝽类害虫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项目入围。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进展介绍,在中国,盲蝽类害虫寄主植物众多、分布地区广泛、发生规律...
绿盲蝽的食物比较广泛,包括草类、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嫩芽和叶片、野草和其他昆虫。 二、绿盲蝽对人类的影响 一般来说,绿盲蝽不会对人类造成太大的危害。它们不会对作物造成严重破坏,并且也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相反,它们还有一定的益处。绿盲蝽可以作为一种天敌来控制其他害虫...
盲蝽类害虫主要有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牧草盲蝽等盲蝽类,约占害虫数量的8.3%。(1)苜蓿盲蝽防治方法加强农业措施。早春结合积肥、清除蒿类和其他寄主杂草,第二代盲蝽发生面积很小,便于集中施药防治,可借此压低侵入虫量。(2)牧草盲蝽防治方法秋冬清除田内及周围的残枝落叶,春季及时消除杂草;...
盲蝽象秋末产卵的寄主包括大田作物和田埂杂草2类。初冬,人们常对这些寄主植物进行割除、整理和堆积等农事活动,可以改变盲蝽象的越冬场所。如卵产在活体寄主(如树木、牧草、冬季作物)上,则保留在寄主田中;大部分枯死作物和一些杂草被收割、堆积用作积肥等,产在上面的卵被移至柴堆;一部分作物和杂草的残枝落叶掉在田...
(1)在盲蝽蟓发生前施药预防。苗期选用40%氧气乐果等内吸性药剂5倍液涂茎,可有效消灭嫩叶主脉、叶柄组织中的盲蝽蟓。 (2)在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防治指标:苗蕾期新被害株率5%,花铃期百株虫量10头),可用5%的锐劲特悬浮剂450mL/hm2或35%硫丹乳油1050mL/hm2等农药进行防治,切忌使用菊酯类农药。喷药时间应选在...
3、物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盲蝽类害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当前在黄 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已成为棉花等多种作物上的重要害虫 3-4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内陆,介于 47 0553 20 N 115 31126 04 E,整体属温带大陆性 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 霜冻早。大兴安岭以...
在实际应用中,菊酯类杀虫剂被广泛用于防治绿盲蝽。这类杀虫剂能够迅速杀死绿盲蝽,降低其数量,从而减轻对植物的危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可能导致绿盲蝽产生抗药性,因此建议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四、使用菊酯类杀虫剂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