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西夏文辞书,多指汉文典籍中的字典、词典和韵书。现在一谈起中国的辞书,多指汉文典籍中的字典、词典和韵书,关于少数民族文字的字典则很少论及。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字典中,西夏文字典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 位,无论在字典种类、编纂水平上都堪与当时的汉文字典相媲美。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向北宋皇帝上表,正式...
西夏文字是西夏文化的核心,是当时中国多民族文化相映生辉、多元文化相融相谐的表现,构成了西夏文化的精髓,是中古时期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文字典》是在2013版《新编西夏文字典》基础上修订的,是在不断搜集资料和研究中完成的,由于体例的原因和侧重点不同,主要特点:一是正字,规范所有西夏文字的字形,...
汉文大藏经的西夏文译刻本。始刻时间不详。元大德六年(1302)刻成,共3620余卷。据现有不完整的记录,先后共刷印140余藏,但今已无全藏可见,经版也毁损不存。现在各地发现的经论残卷,不过数十种。翻译版本 西夏文大藏经的翻译底本,可能系《开宝藏》的天禧修订本。北宋景祐元年(1034),《开宝藏》印本传到...
西夏文概述 《西夏文概述》史金波著 。
《慈悲道场忏法》又被称做《梁皇忏》、《梁武忏》。相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后病死。梁武帝即位后夜梦郗氏化为蟒。为了替郗氏忏悔罪业,乃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后来成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广为流传。西夏文《梁皇忏》为元大德(1297—1307)间杭州路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
《西夏文泥金写经》,西夏文佛经。经页厚韧,呈紫青色,以赤金楷书写成。传世者有《金光明最胜王经》,残存22页。经末有西夏神宗光定四年(1214)的发愿文2页。今藏西安市文物局。另有《妙法莲华经》6册,今藏法国巴黎图书馆。又西安市藏西夏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九残页押捺题记上有“抄写金银字之《...
西夏文经幢,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质。由顶盖、幢身、基座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两座。一号幢通高263厘米,二号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额3个大字“相胜幢”,第一行题款分别记明:明弘治十四年、十五年兴善寺的沙弥巴答那征、比丘师圆寂,在塔院墓地造幢,主持者皆为党项人...
碑身西夏文第一行译意为“大白上国域凉州感应塔之碑文”,碑额两侧刻有伎乐菩萨舞蹈像,题名上有云头宝盖。碑身高2.5米,宽0.9米。西夏文一面楷书28行,每行65字。汉文一面26行,每行70字。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述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前后很有差别。两面文字不是互译,而得各自撰写的。碑记凉州城内护国...
《西夏文缀》为清代学者王仁俊编写的文集。西夏国自1038年正式立国,便在国内通用本国的西夏文,但与宋、辽、金三国交聘往还的公文仍用汉文,此类公文对于研究宋、辽、金、夏四国关系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长期以来,此类公文一直散佚在宋人史籍、文集及其他文献中,很少有人专注于这类交聘公文的辑佚。王仁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