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建筑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
白族民居,进了门楼便见一堵照壁。照壁建造得甚为精致:上有青瓦或琉璃瓦的铺盖;挑檐下,正中是方形、菱形或扇形的题诗壁画,常见的多为山水风光、历史人物和龙、凤、梅花鹿、金孔雀等祥兽瑞禽。照壁一般都书写了“福禄寿喜”、“毓秀钟灵”、“紫气东来”等吉语,以寄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照壁是白族民居习俗的...
喜洲古镇有明、清以及民国以来各个时期不同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15000多幢,遗存丰富,因此喜洲也被称为“白族民居建筑博物馆”。上百院的白族民居建筑以其古朴典雅的气势和精巧高超的建筑艺术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厚重的一笔。2001年6月,喜洲白族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六合同春,重院式格局,文称“鹿鹤同春”,由“三坊”和“四合”串联,组合,有机生长,是白族民居最高级别的建筑布局。🎨 青砖黛瓦,粉墙画壁,金镶玉,龟背锦,饰山花,檐上镇脊虎,转角马头墙,腰厦麻雀台,白族人家,别有一番风趣。0 0 发表评论 发表 ...
照壁作为白族民居装饰艺术的集中体现,村寨内,凡是有空地,或是需要衬托景致,表达一定文化意义的地方,都可以建照壁。这些照壁上通常写四个大字,非常醒目。有的颂扬功名,有的祈求幸福,有的驱邪避灾,也有的是赞美家乡风光。围绕这些主题,照壁上可书写“功名显达”“ 吉祥如意”“山高水长”“天赐良机”“琴鹤...
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既保留中国古代的民族特色,又有近现代的和外来的特色,对研究民居建筑的科学性、艺术性、及民俗都具有较高的价值。2001年06月25日,喜洲白族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距今3700年前,苍山白云峰麓就留存有新石器时期半穴居。到了汉代在大理设叶榆...
从鹤庆城镇到乡村,典型的白族民居到处都有,这些白族民居保持着从明代、清代、民国到现代的完整连贯的时间序列,具有丰富多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架,显示了白族传统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当你步入鹤庆白族民居的院落,你就能够感悟到茶马古道沿线繁荣的商贾文化,白族人天人合一的传统人居观和多元信仰体系交融贯通。
喜洲古镇,是大理市下辖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城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古镇在隋唐时期被称为“大厘城”,是南诏时期的“十睑之一”,也是白族聚居的重要小镇。 喜洲古镇有明、清以及民国以来各个时期不同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15000多幢,遗存...
白族民居建筑在长期的发展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适应地理气候特点,同时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和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局形式、造型艺术和细部装饰。这些元素不仅是白族建筑文化的精华,也是其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点。白族民居以合院建筑为主,屋与院落组成闭合的生活空间。正房常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