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屐 拼音dēng shān jī 注音ㄉㄥㄕㄢ ㄐ一 词语解释 登山屐[ dēng shān jī ] ⒈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的木屐。《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常用作登山探幽的典故。
汉语词典> 登山屐 1.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的木屐。《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常用作登山探幽的典故。 国语辞典 注音ㄉㄥㄕㄢㄐㄧ拼音dēng shān jī 從事旅遊、登山時所穿的鞋。見「謝公屐」條。
“此时不著登山屐”出自宋代杜范的《己已登玉峰亭二首》。“此时不著登山屐”全诗 《己已登玉峰亭二首》宋代 杜范 杖藜无事历危坡,一片清寒镜面磨。极目尽时知水阔,置身高处见秋多。此时不著登山屐,到处还成测海螺。遥想高人闲物外,故应不与世同波。《己已登玉峰亭二首》杜范 翻译、赏...
“管弦不碍登山屐”出自宋代郑清之的《南坡口号十八首》。“管弦不碍登山屐”全诗《南坡口号十八首》宋代 郑清之管弦不碍登山屐,梁肉何妨满腹书。岂是清谈愧夷甫,为无阿堵绕吾庐。《南坡口号十八首》郑清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南坡口号十八首》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
一种登山的木屐。《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唐皮日休《习池晨起》:“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宋苏辙《次题方子明道人东窗韵》:“齿折登山屐,尘生贳酒瓶。”陆游...
历史典故> 登山屐 源见“谢公屐”。谢灵运创制的游山时穿的一种前后有齿的木屐。后用于写登山临水。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 登山屐相关 枭视狼顾 枭首示众 枯木再生 枯木发荣 枯木逢春 枯本竭源 枯朽之余 ...
繁体:登山屐拼音:deng shan ji读音:dēng shān jī英语:造句:暂无此词造句近义词:反义词:单字解释:登 山 屐组词,组成语:登 山 屐登山屐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从事旅游、登山时所穿的鞋。参见「谢公屐」条。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
“病来懒著登山屐”出自宋代晁公溯的《别郭安道卢能甫》。“病来懒著登山屐”全诗《别郭安道卢能甫》宋代 晁公溯客路悲秋落木边,江流滚滚尚连天。病来懒著登山屐,归去聊乘下濑船。回首关河嗟去国,伤心风雨送残年。相逢又作匆匆别,拟续阳关第二篇。《别郭安道卢能甫》晁公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年年不负登山屐”出自元代邵亨贞的《满江红 己酉九日。“年年不负登山屐”全诗 《满江红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忆夏士安、颐》元代 邵亨贞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
谢公登山屐 谢屐 山屐相关人物 谢灵运《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775~ 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