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的中国哲学 《生生的中国哲学》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孔子研究院联合资助出版,属于孔子研究院安乐哲儒学大家“翻译中国”项目系列成果之一。该书包含了安乐哲23篇中西比较哲学学术思想论文,是安乐哲在中西比较哲学领域最新开拓的见证,向中西学界展示他对人类哲学大变革时代的沉思。
“生生”的中国哲学的创作者 ··· 安乐哲 作者 作者简介 ··· 安乐哲,1947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山东省“儒学大家”,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曾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尼山圣源书院...
生命为人类与自然所共有,在中国早期哲学中,就有关于生命的深入思考,产生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思想,“生生”哲学就是这方面思考的凝结。 在先秦,“生生”是个熟用语,典籍中多有用及。若综其大概,则有三意: 一类多见于道家学派的著...
《“生生”的中国哲学——安乐哲学术思想选集》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乐哲。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是个活的传统,自古及今生生不息。本书包含了安乐哲 23篇中西比较哲学学术思想论文,是他在中西比较哲学领域新开拓的见证,向中西学界展示他对人类哲学大变革时代的沉思。安乐哲倡导全息性“焦点一场域...
生生 中国古代哲学用语。语出《周易》。指事物不断产生、变化。《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唐孔颖达疏:“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后来思想家多本《易》义,以述宇宙万物时时在变化之中,无一息之停之意。北宋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太极图...
中国古代哲学《周易》的宇宙观强调变化是绝对的,即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易传》的哲学理念坚持变化不是没有内容,其内容就是“生生”,即在宇宙的大化流行中不断有新的东西在生成,这是一种不断“化成”的运动机制,是变易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表现出高度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易传》的“知周...
“生生”观念体现了部分当代学者对中国哲学“底本”的一种更切近的把握。然而,“生生”哲学主要侧重于古今问题,由近代“名学”发展所彰显的中西问题同样重要。进而言之,不管从中西两种哲学形态的比较,中国古代哲人对“底本”的体贴,抑或从“形名相耦”的汉语言哲学思维特点来看,“生生”都无法脱离“名名”问题。
中国哲学的本质是生生之道。 此处我之所以说“生生”,因为单说一个“生”字,容易误为只讲生存,如进化论的生存竞争。“生生”两字本于《易经·系辞传》:“生生之谓易。”是由阴阳的和谐,而使万物生生不已。 中国哲学自《易经》开始,无论是儒家、道家都是强调这种以“和”为基础的生生之道。《中庸》上所...
《“生生”的中国哲学——安乐哲学术思想选集》出版 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坐在这里,为我最新的中国哲学研究作品集写一篇序言。我要感谢王秋和他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译者,同时还得感谢中南大学郭薇、衡阳师范学院唐旭、华东师范大学谭延庚等其他院校的译者,他们的辛勤工作使这次出版成为可能。我还要感谢山东省政府和曲...
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坐在这里,为我最新的中国哲学研究作品集写一篇序言。我要感谢王秋和他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译者,同时还得感谢中南大学郭薇、衡阳师范学院唐旭、华东师范大学谭延庚等其他院校的译者,他们的辛勤工作使这次出版成为可能。我还要感谢山东省政府和曲阜孔子研究院,他们慷慨地支持了我们的儒学大家“翻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