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 以刀劈狼首(《狼》)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 C.发于声,而后喻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D.舜发于畎亩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小题2】下列句子...
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的内容分析孟子和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 【答案】13.有所作为如果没有14.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15.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理解:本句借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种正能量,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正能量,《美丽的颜色》中居里夫人在简陋的棚屋中专心致志用四年时间提炼镭是一种正能量,正能量能激发人民充满希望努力前行,生活中我们需要正能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是忧虑。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前一个“优”是指天下百姓之忧,即苦难,忧愁。后一个“优”是指诗人范仲淹在天下百姓之前先去为百姓担忧,焦虑。
人在忧患之中,会因压力和紧张而变得坚强奋进,充满斗志。所以,忧患有时更能激发一个人的生活热情,从而让这个人走向成功。人处安乐之中,会放松警惕,失去了压力也就失去了对外界的应激能力,时间越长,也就越放松,直至最终丧失了生活的斗志而灭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题文】补写名篇名句。(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2)《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8-11-26 21:20:4300:57 23 所属专辑:岳阳楼记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复习《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典型例题】 一、阅读《岳阳楼记》中的几段文字,然后答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2)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