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王阳明(1472-1529)便是一位富有原创性的心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又被称为“阳明学”,对儒家文化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在中国思想史上,与12世纪朱熹(1130-1200)开创的朱子学并列,形成朱熹理学与阳明心学的两大理论高峰,共同构建了孔孟以来第二期儒学复兴运动,史称宋明道学或宋明“新儒学”,对此后的中国思想乃至东...
16世纪王阳明(1472-1529)便是一位富有原创性的心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又被称为“阳明学”,对儒家文化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在中国思想史上,与12世纪朱熹(1130-1200)开创的朱子学并列,形成朱熹理学与阳明心学的两大理论高峰,共同构建了孔孟以来第二期儒学复兴运动,史称宋明道学或宋明“新儒学”,对此后的中国思想乃至东...
唐伯虎生于1470年,王阳明则生于1472年,比唐伯虎小两岁。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唐伯虎是江苏苏州人,两人家乡相距不到200公里,都属江南。1529年王阳明逝世,享年57岁;在此6年之前,53岁的唐伯虎也离开了人世。也就是说,两个人完全是同一时代的人,还算得上半个同乡。两人有没有交集,正史中没有记载。
据后人分析,王阳明得了肺癌,这与他的学习和努力工作密切相关 这让我想起了于伯雅演琴和谢志音的钟子淇。他努力工作后英年早逝。王阳明一生事业,是从履职江西开始的,他最初的事功——平赣南寇——也是在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时所立。也是因为抚镇江西,他才得以&l...
值得一提的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中的《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等书籍为读者展现了王阳明一生的成长历程。二、《青年王阳明》杜维明的《青年王阳明》一书是王阳明主题阅读的首选之作。这本书以杜维明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聚焦于王阳明的青年时代,生动地描绘了王阳明内心的挣扎与苦闷。作为初...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此又称王阳明,浙 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官至南京兵 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得封“新建伯”,谥文成。 王阳明于学术上开宗立派,创立了以“致良知”为主旨的心学, 影响明代思想界达百余年之久,更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启蒙思潮。 可贵的是,...
因此,良知是一种具体普遍性的本体存在而不是抽象普遍性的观念存在,它是一种判断主体,能“自作主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良知就是自己意识的真正主人 mdash; mdash;“真己”,也就是最为真实之存在的自己,又称“主人翁”或“头脑”。 重要的是,作为直接的道德判断之主体的良知必具有自知自觉的根本能力,“如人...
因此,良知是一种具体普遍性的本体存在而不是抽象普遍性的观念存在,它是一种判断主体,能“自作主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良知就是自己意识的真正主人 mdash; mdash;“真己”,也就是最为真实之存在的自己,又称“主人翁”或“头脑”。 重要的是,作为直接的道德判断之主体的良知必具有自知自觉的根本能力,“如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守仁作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著有《王阳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