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的诞生与唐太宗李世民密切相关。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其 “两大贡献” 奠定了《圣教序》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一,鉴于王羲之作品多为零散创作,不利于后人系统临摹学习,李世民命怀仁和尚以玄奘西行归朝翻译的经文为底稿,集王羲之字制作一本完善、浩瀚的行书法帖。怀仁召集 40 人,耗费 20 年时光...
综合而言,唐代的集王字作品既来历明确、真实可信,又字数多、内容全,称得上是王羲之行书的“标准教科书”了。学界公认的集王字两大“高峰”,一是《圣教序》,另一部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而后者更胜前者。之所以这么说,有三大原因:第一是体量,《集王金刚经》全文5200余字,而《圣教序》全文1900余字...
《圣教序》全称为《释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弘福寺和尚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宽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弘福寺沙门怀仁用灯影缩小放大、双钩填墨的方法集王羲之书而成,历时二十多年,帖中之字大部分以行书为主,参有少量楷书和草书。 此碑内容包括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而作的序、太子李治作的记,以及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通称《三藏圣教序碑》,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共...
《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通。王羲之《怀仁集王圣教序》及释文 释文: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释文: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製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
王羲之写字,遵法守律而合于自然。《圣教序》则完美地收录王羲之行书精华,单字最多,变化最为丰富,历来学者,无不奉为圭皋,可谓高峰。 一、字法无常,尽得其势 在《圣教序》中,王羲之结字表现淋漓尽致。该方的方,该圆的也一定圆,长的长短的短,字形特征被强调,字体动感十分明显,...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牧《金谷园》白居易《夜筝》张旭《山中留客》杜牧《山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程颢《题淮南寺》贺铸《爱孤云》朱熹《春日》朱熹《劝学诗·偶成》王冕《白梅》张栻《立春偶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王昌龄《出塞》卢梅坡《雪梅·其二》杜常咏华清宫 对于喜爱...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王羲之行书圣教序长卷,字形丰富气韵流畅! 侃侃书法 发布时间:1分钟前书法学前班学生语文表演艺术家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王羲之书法有两大“绝版教科书”,分别是行书《圣教序》和草书《十七帖》,尤其是《圣教序》,来头不小。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西天取经”十七年之久的玄奘法师,终于返回长安,他带来的是足足五十七卷经书和沿途地理人文方志。玄奘在长安主要做了两件事:开坛讲法和翻译原作。尤其是第二件事,得到了李世民的...
他写的王羲之《圣教序》,活了,最难写的行书字帖,这位清代进士把它写“活”了。 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又称《怀仁集王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玄奘法师取得真经,亲撰写文章,由当时的怀仁法师用王羲之的书法真迹集合而成,刻在石碑上,总过程历时25年,可谓是一篇鸿篇巨制。此作无论在章法还是神韵上都和王羲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