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伯远帖》赏析 《伯远帖》的用墨,充分体现了晋人的特征,其施墨相对均匀,墨色较润,几乎不见枯笔飞白。整体墨色偏淡,转折处清晰可辨,映光细审,笔丝历历可睹。但帖中墨色也不是没有变化,第一行“珣顿首”三个字由于用笔加重加力,给人以黑云压境的厚重感,而第三、四行开头,又相对纤细,逸出一股...
《伯远帖》是作者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通信札,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而又通篇和悦,自然一体,有如天成。 《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 亦被列为...
王珣工于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清逸俊秀,风度有致,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
《伯远帖》结体变化丰富,结字近扁方,略带横势,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尤其疏密的对比,在独体字与上下结体中体态修长,结密无间,有清瘦之感,其可贵之处在于左右结体的匠心独运,运用疏密的变化产生开张之体势,左右拉开,有意识形成或相背或相向的结体,并增加左右间的呼应关系,顾盼照应,使他们...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通信札,因为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被称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
这就是古帖的“实证”能力。 《伯远帖》曾经北宋内府收藏,故著录于《宣和书谱》。明代董其昌曾收藏此帖,故帖上有董其昌题记:“晋人真迹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视大令不尤难觏耶!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
王珣《伯远帖》,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被乾隆皇帝定为清内府藏历代法书中的“三希”。但“三希”中,《快雪》是唐摹,《中秋》为米临,只有《伯远帖》是真迹,而且也是东晋唯一的名家法书真迹。所以,其艺术的、文物的价值,绝非其他法帖能同日而语。启功先生当年“尝于日光之下映而观之”,...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通信札。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从平和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洞窥到东晋一代的“尚韵”书风,那种追求完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和当时的社会风尚是有密切关联的。 董其昌称之为“尤物”,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这样评价《伯远帖》:“潇洒古...
魏晋风流--王珣《伯远帖》赏析,魏晋风流--王珣《伯远帖》赏析,魏晋,风流,--,王珣,伯远帖,赏析相关文档 王珣及《伯远帖》研究 [word格式] 《伯远帖》题跋初探 晋 伯远帖 三希堂珍藏 文言文伯牙绝弦阅读赏析PPT课件 《十七帖》书法赏析 王珣-罗克韦尔MES行业套件 从唐摹《晋帖》看魏晋笔法之本相---陈振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