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王珣行书《伯远帖》局部 《伯远帖》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
《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创作的一幅行书书法作品。全帖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共5行47字,纸本墨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是王珣写给亲友伯远(王穆)的一封书信,内容表达了王珣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的境遇与感慨。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一说350年-401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临沂(今山...
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赏析:笔力遒劲,俊丽秀雅 王珣行书《伯远帖》 纸本 纵25.1cm 横17.2cm 5行 47字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释文,47字,写尽心中苦闷 释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伯远帖...
《伯远帖》是王珣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法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董其昌...
《伯远帖》是王珣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通信札,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而又通篇和悦,自然一体,有如天成。它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三希帖》,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王珣行书《伯远帖》,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而又通篇和悦,自然一体,有如天成。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的起笔多顺锋直入,线条中间多按笔,收笔则提按结合。笔画转折处大多方正刚劲,行笔遒劲,停顿自然,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严谨性,笔画...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写给兄弟的一封信札,全文行书五行四十七字,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浑然一体,有如天成,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是当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三希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创作的一幅行书作品,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是王珣写给亲友伯远的一通信札,内容如下:“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王珣《伯远帖》,纸本,行书,纵25.1厘米,横17.2厘米。《伯远帖》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其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更加珍贵。其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 《伯远帖》是王珣给亲友的一通书函。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为行书早期典范之作。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