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退居钟山,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主题归纳: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
王安石的《梅花》创作背景如下: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给神宗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者谤议不断。然后在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最后在1076年,再次被罢相后,王安石心...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梅花》这首诗;(2)了解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及其创作风格;(3)掌握梅花的主要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58.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017-07-14 17:00:0217:3841.9万 所属专辑:王立群品经典宋词 购买| 199喜点 喜欢下载分享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亮宙 004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梅花》诗文,了解诗文大意,并结合课后注释,了解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及其创作风格。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梅花在绘画和文学中的表现; 反馈 收藏
王安石的《梅花》创作背景如下: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给神宗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者谤议不断。然后在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最后在1076年,再次被罢相后,王安石心灰意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