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先生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思想界和文艺理论领域的代表人物。11月30日,在王元化先生诞辰104年的初冬季节,“技术时代与王元化学术思想研讨会”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大中文系王元化学馆、上海市美学学会、上海市写作学会、中国古代文论学会联合主办。数十位来自哲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领域的老中青学者齐聚...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温泽远介绍,上海历来是元化先生作品的出版重镇,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多家出版社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都曾出版过王元化著述。此次,上海书店出版社再次取得授权,精心打造的“王元化著作集”,涵盖元化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论著,既有体现先生哲思的《读黑格尔》《思辨随...
内容涉及王元化的家世旧闻、问学经历、革命工作、政治起落、学术研究、著述交游等,对王元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三次反思”、与海内外学术界的思想往还,他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风气、思想方法的认知和批评等,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总结,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
今年是王元化诞辰100周年,学术界举行纪念活动,一个发人思索的问题即是,我们现在的学术发展存在问题么?从学术的动因、目标到服务社会,从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到好的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王元化正在重新成为一个参照。从清华南院的“淘气王”到文艺战线上的革命青年 王元化的童年是有些特别的。1921年秋,不满周岁的...
在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王元化和张可之间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结婚58年,二人经历了重重磨难,期间王元化疯了22年,妻子张可瘫痪了27年。即便面对如此的变故,两人仍旧生死不渝,相互扶持走完了一生的艰辛,今天就走进王元化和张可的人生,重温他们的爱情之路。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是在1938年的某个平常日子,18岁的王元化...
而这,也是王元化最终的自我认同。 奠定其思想家地位的,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对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五四”陈独秀的反思。这两大主题,如同dna的双螺旋结构彼此缠绕,共同决定百年中国的思想性状。同时,它们又像两条独自波动又偶尔纠结的思想轨迹,构成百年中国激进思潮的“来龙去脉”。所谓“来龙”,就是卢梭的《社会...
为了更好地传播王元化先生的思想学术,传承其精神文脉,更加完整地展现先生个人的观察、思考、认知与研究,近日,“王元化著作集”全新呈现,以飨读者。 王元化在充满荆棘的理论道路上无私无惧地贡献了一生。他未满周岁即随母亲至北京与父亲团聚...
新京报:今年是王元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为与他交往多年的朋友和晚辈学生,在你看来王元化先生的学术和思想为当下的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许纪霖:王元化先生既是学术中人,也是思想中人。他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都同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相关。作为学者,王元化先生学识渊博,民间有个说法叫作“南王北钱(...
他被认为是“最后的士大夫” | 王元化逝世十周年 今天,是王元化先生逝世10周年。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曾流传一个说法——“北钱南王”,来指称两位学界的泰斗,钱是在北京的钱钟书,王是在上海的王元化。思想界又有“南王北李”之称,王指王元化,李是李慎之。这两种说法虽然未必为他们本人所接受,却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