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在山西永济市的鹳雀楼所作。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如果你对这首诗感兴趣,我可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它的...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该楼始建于公元557年~580年,废毁于元初,1997年重建,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历代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其中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鹳雀楼在哪里呢?() A.山西 B.陕西 C.山东 D.江西A.山西B.陕西C.山东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就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因常有鹳雀栖息于楼上而得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于元初成吉思汗进攻中原后,毁于战乱,仅存故址。明代时,故址还在,但后来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连故址都难觅踪影。 1997...
该作家的《登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的是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的鹳雀楼。这座楼现在并不存在,其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鹳雀楼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登览胜地,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
鹳雀楼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 来自吧 maroon醉蟹0c maroon醉蟹0c09-16 0 登鹳雀楼 王之涣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的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鹳雀楼的前身是东门楼,是河阳八景之一。王之涣在登临之时,将此地的美景与千变万化的自然风光,化为了诗情画意,留下了壮美、永恒的诗篇。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鹳雀楼的具体位置和历史渊源可以参考历史资料。
在《全唐诗》中,一共收录了6首《登鹳雀楼》。如今为大家所熟知的,却只有是署名是王之涣的这一首。 根据唐朝野史《翰林盛事》的记载,这一首五绝,至少在武则天时期,已经为唐王朝上层所接受(关于作者的争议,在这里不讨论)。 当时的僧人,也曾会引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说法讲禅。《登鹳雀楼》自问世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