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未牧第一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注释: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又名禅宗十牛图,在佛教里流传很广,近人如台湾的圣严法师和耕耘居士皆有注释或演讲。本人亦试图以自己浅见作些注解以...
李可染以牛为创作对象,也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 李可染曾在画作《五牛图》上题字道:“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李可染画牛 李可染画牛 李可染...
现在给你们讲这一条牛了,这是禅宗渐修心地法门,《牧牛图》是普明禅师的作品。 《牧牛图》讲渐修的法门,我们的心念就是一条牛,乱跑。这个图在明朝禅宗很有名的,当年是木版的画,日本人更捧这个《牧牛图》。一条黑牛,发疯一样到处乱跑,这个牧牛...
如《忆少年》:“百梅祠外塘头眺,十字坡前牛背眠。往事重寻难再梦,心随鸿雁渡烟湘。”牛已成为齐白石生活中的一个烙印。白石老人作的牧牛图作品天趣自然,又抒发胸臆,自为画家佳作。老人喜欢画大小两头牛,配以万条绿丝绦的柳树,画面整体给人舔犊情,挽留意的形象,深情而温暖,而老人笔下的牧童则是笔墨较少,...
明 张穆 牧牛图册·驯伏 纸本设色 23.7×17.7cm 杨铨先生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以现存的佛教版画以及中国绘画为据,以牧牛为喻的绘画题材形成时间相对稍晚,而程式化、普及化的“牧牛图”或“十牛图”版画则可能更晚。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是明清...
禅门牧牛图,世尊拈花指; 此事惟亲证,知解终不到。 ——祖道影小编伏首共勉 十二世纪,廓庵禅师著了一本名为《十牛图》的书,成为禅门中的至宝。他绘制了禅宗的《十牛图》,并以诗偈和散文加以评唱,形象地展现了由修行到证悟的体悟过程。 一、寻牛:从来不失 何用追寻 第一寻牛,即寻求业已失散的心牛。
李可染(1907~1989) 牧牛图 图录号: 610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265,000(含佣金) 610 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暮韵图。可染画,亚君同志指正。 钤印:可染(朱) 孺子牛(朱) 说明:程亚君上款。 LI KERAN PASTUR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mounted ...
清代张穆:牧牛图册 张穆,东莞茶山人,字尔启,号穆之,又号铁桥,生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卒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生平即以诗、画见重于时。张穆以画马著称于世,牛则极为少见。张穆的牧牛图册,虽以“初调”开篇,却已透露出他笔下不凡的功力与深厚的情感。此幅画中,一头小牛初离母怀...
名称:《牧牛图》 材质:设色纸本 尺寸:59x29 cm 款识:可染 钤印:李👨🎨 画家简介: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擅长中国画和美术教育。李可染的室名是“师牛堂”,他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的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他曾在多...
重庆市大足县佛教石窟群开凿于唐末至南宋间。在大足石窟宝项大佛湾南崖西端,有一龛长达27米的巨幅组雕《牧牛图》。画面上山径崎岖,林泉幽静;牧人或挥鞭驯牛、牵牛徐行,或并肩耳语、横笛独奏,或袒胸露怀、憨然憩睡;牛群或舔蹄饮水,或跪地而息。 佛教用牛来比喻众生的佛性,《法华经》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