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楠森:第一,要进一步的宣传解读夯实树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价值认同和观念认同;另外,每个学校的课程可以配备多样化的培养路径,如外国语学校,还有一些着力培养艺术类人才、体育类人才的学校。虽然高中曾经在整体上是千校一面的,但也不乏有一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种子。现在需要把这些种子挖掘出来,为下一步更高层次,...
牛楠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稳慎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该《意见》的发布从政策上结束了在我国...
牛楠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研究; 毕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史、教育政策研究。 人类历史进入公元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回顾波澜...
牛楠森 384人看过 ScholarID:CN-BWG8MHOK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被引频次 43 成果数 22 H指数 5 G指数 6期刊 95.5% 会议 4.5% 专著 0% 其它 0% 总计 22篇 2014年成果数5 2017年被引量10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办学理念":概念辨析及其"诞生" 2019 - 牛楠森 - 《中小学管理》 -...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共11部分,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全面系统部署。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出解读纲要系列访谈。本期嘉宾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牛楠森,为您解读《纲要》第三部分“办强办优基础教育 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
牛楠森等:新时期中小学课程建设的系统范式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小学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课程建设方面所受的影响尤为显著: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不断提高课程育人的目标要求;新教材、新高考等改革措施配套推进,加大了课程实施的难度;加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最为风靡的经典教育报告均以“学习”为题,“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1972)”“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1996)”,其所强调的学习化社会命题和理念,将学习带出狭隘的学校教育系统,描绘了校内和校外学习共生互补的美好蓝图。
作者简介:牛楠森,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研究。北京 100088;李越,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北京 100084 文章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9期 内容提要:在教育视域中,创新有其特性,不仅指结果维度上的新颖性,更强调主体维度...
社会大环境、政策、舆论、职业现实、社会认知等让教师"精神自觉"充满危机。"精神不自觉"戕害了教师作为"人"的价值以及作为"教师"的价值。"精神自觉"在实践过程中有现实型、理智型、审美型、哲学型等形态,教师需要从增强精神自觉性、成为有追求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掌握调控精神危机的相关知识技巧等方面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