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性耳聋,这种疾病是由于突然发生的强烈的爆震所引起的听觉器官的损害,此疾病常见于战争和各种爆破作业发生时。它主要损伤内耳,鼓膜或者听骨链等,这些部位也可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此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出血、眩晕等症状。本病在临床上较为
爆震性耳聋,亦称爆震性耳聋,系枪炮或炸弹爆炸引起的间断脉冲性噪音损伤,噪音很强而频谱顶峰变化很大,呈跳跃式升降。自动步枪噪音达174dB,加农炮达188dB,大炮发射时瞬间产生强大正压波,压力可达3000kg/cm2,持续5ms,随之而来的为负压波,可持续30ms,统称为压力波。这
爆震性耳聋,又称间断脉冲噪音损伤,是指突然发生的冲击和短暂的强烈脉冲噪声及听器造成的听力障碍,常由平战时的爆炸引起。主要损伤部位在内耳,但往往鼓膜或听骨链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致聋程度常与震源的距离、震浪压力的大小、受震时间长短、头的位置、有无障碍物等因素
爆震性耳聋病因 一.机械性损伤 瞬间发生的强正压波使鼓膜破裂,据实验,鼓膜临界穿孔压力为0.18kg/cm2,高达3000kg/cm2正波可穿破鼓膜,使听骨移位,鼓室内出血,借听骨链和蜗窗作用于内外淋巴液,可使内淋巴产生剧烈波动,造成螺旋器和毛细胞坏死变性, 二.代谢紊乱 爆震引起毛细胞内的SDH(琥珀酸脱氢酶),MDH(苹果酸...
爆震性耳聋症状 【临床表现】 爆震性聋不像噪声性聋,两耳受到震伤的程度不相称,单耳受损者并不少见。 1.耳聋 轻者为暂时性,重者为永久性,一般在伤后半年不能恢复者,即难以恢复,耳聋属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故听力曲线多样化,典型的4000Hz谷形曲线并不多见,有时强爆音触发心理因素,引起听中枢功能抑制,导致功能...
爆震性耳聋,又名间断脉冲噪音损伤,可出现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中耳听骨骨折,内耳组织、Corti器、毛细胞的损伤,盖膜移位,基底膜撕裂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甚至全聋。 目录 1、发病原因 2、症状表现 3、临床检查 4、诊断方法 5、疾病治疗 6、预后预防
爆震性耳聋是指人耳突然遭受强噪声的瞬间发生的听觉损伤。爆震性耳聋可能导致单侧或双侧听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首先,爆震性耳聋的发生与噪声强度、暴露时间、暴露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噪声强度越大、暴露时间越长,发生爆震性耳聋的风险越高。
爆震性耳聋有可能治愈,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爆震性耳聋主要是由于耳部突然遭受高强度的爆炸声、枪炮声等巨大声响刺激而导致的听力损伤。如果损伤程度较轻,且能及时得到恰当的治疗和处理,是有较大机会恢复听力或使听力得到显著改善的。如果爆震强度非常大,造成了严重的耳部结构破坏,如鼓膜穿孔、听小骨脱位、内耳严重损...
爆震性耳聋有自愈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自愈。 爆震性耳聋主要是由于耳部突然遭受高强度的爆炸声、枪炮声等巨大声响刺激而引起的听力损伤。如果损伤程度较轻,耳部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逐渐自行恢复,在一段时间后听力有可能慢慢改善甚至恢复正常。如果爆震强度过大,导致耳部的听小骨脱位、鼓膜穿孔、内耳毛细胞严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