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冲击和短暂的强烈脉冲噪声及听器造成的听力障碍,常由平战时的爆炸引起。主要损伤部位在内耳,但往往鼓膜或听骨链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致聋程度常与震源的距离、震浪压力的大小、受震时间长短、头的位置、有无障碍物等因素有关,个体感受性也有不同。 部位: 耳 科室: 外科 耳鼻喉 外伤...
症状 1.听力下降—般在爆震后即可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在短期内听力完全丧失,随后逐渐恢复。发生在中耳损伤的常为传导性聋,内幕及听神经损伤的为感音神经聋,两者兼有者引起混合性聋,严重的爆震可引起永久性聋耳鸣。 2.耳鸣可随听力下降同时出现,多呈高频,持续时间较长,多发生在耳聋侧。 3.耳痛 常见于鼓膜穿孔,鼓室...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耳痛、持续性耳鸣、听力下降,有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重者可产生一时性昏迷,两耳全聋。轻者在二周内可以自行恢复,重者则终身耳聋耳鸣。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表面附有血痂,有时可见到听小骨脱位。听力检查多为感音性聋或混合性聋。听力曲线多为水平下降型,高音陡坡下降或斜坡下降型...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关键在预防。战前要进行教育,要佩带防护耳塞、耳罩或头盔,既能防震又不妨碍通讯联络。受震时张口,用手指堵塞外耳道。治疗上主要应早期治疗,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神经营养药及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B族、654-2、菸酸、低分子右旋糖酐、三磷酸腺苷、川芎注射液、复方葛根片,复方丹参片,或高...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运用纯中成药配方,运动传统辨证分型,采用针对性治疗,但是效果几乎并不见明显。 3.手术治疗:在非不得以的情况下,一般不提倡手术治疗,因为这种治疗办法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承重的经济负担,况且效果也不怎么理想。 鼓膜穿孔70%可以自愈,注意勿灌水入外耳道内,口服抗生素和磺胺药预防感染。穿...
爆震后首先出现内耳血循环障碍,继之耳蜗毛细胞损伤,耳蜗病变主要在距耳蜗基底圈9mm区开始,以第二圈损伤最重,首先出现外毛细胞弥散性或节段性破坏消失,严重者内外毛细胞全部破坏,基底膜塌陷,甚至螺旋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亦变性。部分病变可波及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的壶腹嵴。
受震后当即感觉双耳失听,剧烈耳鸣,耳痛等症状者即为爆震性耳聋。爆震性耳聋又称噪声性耳外伤, 指突然发生巨大声响引起的听觉器官急性损伤。爆震性耳聋患者可伴有眩晕、呕吐等症状和脑震荡。听力检查表现出严重的听力障碍,甚至听力完全丧失。轻者可部分恢复听力,重者可致永久性耳聋。
间断脉冲噪音损伤亦称爆震性耳聋,系枪炮或炸弹爆炸引起的间断脉冲性噪音损伤,噪音很强而频谱顶峰变化很大,呈跳跃式升降。自动步枪噪音达174dB,加农炮达188dB,大炮发射时瞬间产生强大正压波,压力可达3000kg/cm2,持续5ms,随之而来的为负压波,可持续30ms,统称为压力波。这种强噪音和冲击波最易引起听觉功能损害。 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