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 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
焊后热处理是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常用的四种方法包括:1.回火处理(Tempering):通过加热焊接接头至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目的是降低焊接接头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强度。2.热处理(Annealing):将焊接接头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
焊后热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之后对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加热或保温等处理的过程。焊接时,由于高温引起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导致焊缝和热影响区产生应力和变形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裂纹或氢脆等安全隐患。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使应力和变形减小或消除,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防止裂纹和氢脆等问题发生。 二、焊后热处理的...
焊后热处理并非是绝对有利的。一般情况下,焊后热处理有利于缓和残余应力,并对应力腐蚀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才进行。但是,试件的冲击韧性试验表明,焊后热处理对熔敷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提高不利,有时在焊接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化范围内还可能发生晶间开裂。再则,PWHT是依靠在高温下材料强度的降低来实现消除应力...
这种焊后热处理一般适用于电渣焊结构,以改善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保温时间按每毫米厚度2min计算,但不少于30min,然后出炉空冷。由于它是一个再结晶过程,所以能获得晶粒较细的组织,从而改善了力学性能。正火加回火是在正火后再进行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正火冷却过程中造成的组织应力,...
3. 时效处理:将焊接接头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持一定时间,使合金元素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 三、焊接消氢处理和焊后热处理的区别 焊接消氢处理和焊后热处理都是在焊接后进行的处理工艺,但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焊接消氢处理主要是为了减少焊接中氢气的含量,防止氢致...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进一步释放焊缝金属中的有害气体,尤其是氢,防止延迟裂纹的发生。二是适当减缓焊接接头残余应力,防止冷裂纹或者再热裂纹的发生。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松弛焊接残余应力,软化淬硬区,改善组织,减少含氢量,从而降低焊接接头的延迟裂纹倾向。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是焊后热处理的关键...
焊后热处理 第一步:厚度大于32mm,且材料标准抗拉强度σb>540MPa的; 第二步:厚度大于38mm的低合金钢材料; 第三步:嵌入式接管与压力容器的对接焊缝; 第四步:焊接工艺评定确定需消氢处理者。 焊后热处理温度公式 公式一: Tp=455.5[Ceq]p-111.4 公式二: ...
一、熄焊处理 熄焊是指将焊接部位冷却至室温,并将其从焊接台上取下。在进行熄焊处理前,需要等待焊缝冷却,确保焊接部位已经结实。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安全:进行熄焊处理时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免受到热辐射的伤害。 2.不可用水冷却:在焊接完成后,不可用水冷却焊接部位。否则容易导致焊缝...
去除焊渣:焊接过程中,焊渣会附着在焊缝及周边区域。使用焊渣刷、手动工具或气动工具(如磨光机)去除焊渣,确保焊缝表面光洁。清除焊接飞溅物:焊接飞溅物需要用不锈钢刷或砂纸去除。对于较顽固的飞溅物,可以使用打磨工具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应小心避免对不锈钢表面造成划痕。2. 酸洗和钝化 酸洗:焊接后,酸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