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实施火星捕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2月10日19时52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
2001火星奥德赛号在2001年4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三角洲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01年10月24日2:30 a.m. UTC到达火星轨道,进行气阻减速以进入环绕火星轨道。2002年1月气阻减速完成,同年2月19日开始科学任务。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在火星上执行勘测任务的两个探测器之一。另一个火星探测器...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北京时间23日中午,我国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之后不久,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办人埃隆·马斯克就此消息发推,“今天,中国发射了令人惊叹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对中国航天技术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让探索火星的构想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绕落巡”一体的功能,首次帮助中国实现了地外行星着陆。且我们都知道,火星着陆其实是一项综合技术,从探测器的发射到着陆,每一步的技术都需要掌握,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能够一次性完成环火、着陆...
好奇号是迄今为止送往火星的最大、最先进、最有能力的探测器,它携带了多种科学仪器和创新技术,旨在探索火星的气候、地质、水资源和生命潜力。好奇号火星车是一辆核动力驱动的六轮车,其外形类似于一辆小型汽车,长约3米,宽约2.7米,高约2.2米,重约900公斤。它的设计寿命为一个火星年(约23个地球月),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出的探测器包括:- “好奇号”(Curiosity),于 2012 年成功着陆火星,其核心使命为深入探测火星的环境状况,并全力搜寻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通过一系列先进设备对火星的岩石、土壤以及大气等要素展开精细分析,为人类认知火星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 “洞察号”(InSight),2018 年着陆...
火星周围尘埃检测器(CMDM)——确定天体碰撞产生尘埃的频率和卫星上尘埃重组的现象。质谱分析仪(MSA)——将分析火星卫星周围的离子环境,探测卫星内部是否存在冰、表面风化作用以及火星大气的耗散量。这就是7个搭载的有效载荷,同时,还将送一辆型探测车搭载在该探测器上,该探测车将配备照相机、辐射计和拉曼光谱仪...
另外6项,安装在祝融号火星车上的,分别是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 配备这么多功能,都是为了火星探测器自己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相关的数据传回地球,涉及到了非常多的自动化,还有大量的AI计算。 中国航天技术能有这样的成果,真的让很多人大跌...
美国的火星探测计划起步较早,从20世纪60年代的水手系列探测器开始,美国就一直在积累火星探测的经验和技术。而机遇号火星车作为美国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自然也是在这些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了先进的导航技术、能源系统以及科学仪器,使其能够在火星上长时间稳定运行。相比之下,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起步...
而“天问一号”到火星后,地球和火星最远的距离可以到4亿千米,即便电磁波光速往返通讯都需要耗时超过45分钟,这足够光速围绕地球走完2万圈!然而距离还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随着距离增加,探测器通讯信号强度的衰减速度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自身硬件噪声和宇宙背景噪声的干扰相较而言变得变强。此外,地球在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