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观法师佛学思想的特点是祖述师说,中兴《华严》。澄观早年曾广泛参学禅教名家,对《大乘起信论》领悟较深。他是在这基础上来发扬华严学说的。所以他的佛学思想中杂有禅宗、天台宗、《起信论》的成分,从而融会禅教,强调唯心,着重于一心法界的论述。他认为“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有,便成四法界”。
澄观,拼音:chéng guān,澄观什么意思: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于戒律、天台、华严、南北禅法无不钻研,而归心于华严,以中兴华严宗为己任,为华严宗四祖。他吸
在我国佛教史上,曾有2位高僧被誉为“华严菩萨”的化身,而澄观大师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元朝正顺法师,他们都是专修《华严经》。为此澄观大师在圆寂后,还留下一段传说。在839年,102岁的澄观大师功德圆满,据传说,当时有一位阿罗汉,曾见到2位年轻的菩萨,一番请教,才得知他们是文殊堂的童子,要前往五台...
心空水湛之谓澄,目若鸟鹳谓之观。 千虑无系自了断,一尘不染登高源。 澄观大休道一贯,只讲华严舌如莲。 清凉国师身不换,海云继梦心识端。 君不见,澄观时,心体自呈在无思。 一静便入清凉地,三观明通造化机。 《清静经》云: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三观:空观、假观、中观。
不久,澄观又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并加以缀文润色。次年,澄观受封为“镇国大师”,编入《天下大僧录》一书,其功德戒行,备受朝野敬重。 澄观身历九朝,先后为七世皇帝(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讲经,累封为国师。其中,顺宗位居东宫太子时,曾请示澄观佛法心要,及至永贞元年(西元八○五...
一代高僧: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 澄观(1916-1999),俗名陈元奎,1916年5月29日生于辽宁省丹东市。自幼聪颖好学,宿具善根,1936年出家吉林省弥陀寺,翌年于奉天慈恩寺受具足戒。1938年巡礼名山,广参佛学。先后参学于北京上房山,山西五台山,岭南南华寺及湖广,云贵境内诸名山古刹。精研教理,兼修禅定,誉满丛林,号称罗汉。
澄观法师(1916~1999),俗名陈元奎,1916年5月29日生于辽宁丹东。1999年7月5日(农历5月22)4时25分,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宝鸡市佛教协会会长、扶风县佛教协会会长、法门寺退居方丈澄观法师在法门寺安祥示寂,世寿84岁,戒腊62夏。人物经历 1953年应法门寺...
澄观艺术馆创立于2012年,原初是馆长常诚先生以“文”会友的私家轩逸,随着常诚馆长私藏日益丰厚,为便于与友观瞻,亦是为传承华夏博古,使千年文明得以弘扬。常诚馆长举澄观艺术馆之力主办,并以名下云拍线上艺术品拍卖平台及澄品国际艺术品鉴定中心协办,于2020年11月14日推出首场“中日漆艺文化体验交流”沙龙。
编者按: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各种宗派交相辉映,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都曾在唐代佛教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并涌现出大批高僧、祖师。在各宗祖师中,华严四祖清凉国师澄观大师相对而言比较有传奇性。澄观大师一生,充满奇异色彩,从他的身材、眼睛、牙齿到他的佛法造诣、学问旨归都比较有特色。澄观大师一生经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