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潇湘神 潇湘神①·斑竹②枝 唐·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③欲听瑶瑟④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注释:①潇湘神:词牌名,又名《潇湘曲》。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②斑竹:湘妃竹。据说舜在苍梧去世,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赶来,痛哭不已,眼泪染在竹子上,像泪痕一样斑斑点点,所...
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潇湘。 无限泪痕斑竹上,幽兰更作二妃香。 潇湘神 零陵作 清代:屈大均 潇水流,湘水流,三闾愁接二妃愁。 潇碧湘蓝虽两色,鸳鸯总作一天秋。 潇湘神·贺灵鼍 宋代:黄公绍 贺灵鼍。 贺灵鼍。 几年翠舞与珠歌。 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潇湘神唐代: 黄公绍建云BB5C。建云BB5C。土风到处总相犹。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黄公绍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
《潇湘神·斑竹枝》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刘禹锡对湘妃传说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政治遭遇的隐喻。这首词通过斑竹的泪痕和深夜的瑟声,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哀怨与相思,是刘禹锡词作中的佳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咏史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词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
潇湘神 潇湘神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一叠韵——刘禹锡 调始自唐刘禹锡咏湘妃词。所谓赋题本意也。 系统共收录 1 体: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叠)。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平仄平。平仄平(叠)。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首三字例用叠句...
潇湘神(二首)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这两首词作者是刘禹锡(772——842),字梦德,洛阳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此词写于作者贬居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理想受挫的痛苦和无辜被贬的怨愤,使...
潇湘神唐代:刘禹锡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
词牌《潇湘神》,又名《潇湘曲》。 《潇湘曲》本是唐代流行在潇水和湘江之间的一首俚曲。 据专家考证,刘禹锡(关于他的事迹,上个月我曾给大家做过一些介绍,有不太了解他的读者,可在关注本公号后,找到上月七、八两日的木匠文《有一种不服叫:尽...
「元粟颂词·《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本词吟咏湘妃的故事,正如调名本意。湘妃是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据《列女传》、《博物志》记载,舜帝巡游南方,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两个人赶至湘江边,痛哭流涕,泪水洒在翠竹上,染竹...
最新更新 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苏:天上有天。人上有人。生于无量数生灵间,命如蝼蚁。秉情,守欲,破妄,临真。携百折不移之念,持万劫不毁之心。此去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