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经碧,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2年2月出生于湖北。200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重要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有机及有...
2005年9月-2010年7月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2009年11月-2010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 访问学者 2010年9月-至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研究员 荣誉与奖项 2012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奖提名奖 2011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10年,...
游经碧,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委员、《Photonic Research》期刊副主编、中国物理《四刊》青年编委、《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青年编委。他主要从事高性能低成本的钙钛矿...
这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利用RbCl掺杂的方法将PbI 2转化为不活泼的(PbI2)2RbCl化合物,这有效地稳定了钙钛矿相。在此策略的基础上,该团队制作的FAPbI 3(FA,甲酰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得功率转化效率高达25.6%。器件在货架上存放1000小时后,仍能保持96%的原始PCE值,在85℃下进行500小时的热稳定性...
在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等人通过过氧化氢(H2O2)处理,优化了[4-(3,6-二甲基-9H-咔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在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上的自组装过程,使其更好的用作HTL,由于形成了Ni3+和用于键合的表面羟基,纳米颗粒的分散更加均匀,并具有高导电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此项研究成果以“Homogenized NiOx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hole transport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为题,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
在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等人通过过氧化氢(H2O2)处理,优化了[4-(3,6-二甲基-9H-咔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在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上的自组装过程,使其更好的用作HTL,由于形成了Ni3+和用于键合的表面羟基,纳米颗粒的分散更加均匀,并具有高导电性。
在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等人通过过氧化氢(H2O2)处理,优化了[4-(3,6-二甲基-9H-咔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在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上的自组装过程,使其更好的用作HTL,由于形成了Ni3+和用于键合的表面羟基,纳米颗粒的分散更加均匀,并具有高导电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实现了85℃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同时钙钛矿材料的离子迁移势垒提高了3倍,离子迁移得到了有效抑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active (PbI₂)₂Rb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