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斜川魏晋:陶渊明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①,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②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③。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④年纪乡里⑤,以记其时日。
游斜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抄录《游斜川》及序,是因为它是陶渊明存世唯一的一首山水诗。陶渊明的这首《游斜川》,首尾感叹岁月之易逝,中间描写山水景物。有人说,陶渊明斜川之游模仿王羲之兰陵之游而作《游斜川》。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古已有之,今亦有之,各记其景,各表其情,如此而已。但陶渊明的《游斜川》上承玄言诗...
(一)游斜川并序①(节选)〔东晋]陶渊明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 ,同游斜川。 临长流,望曾城,鲂③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彼南阜④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旁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率尔赋诗。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
我们记录下各自年岁和家乡,以铭记这美好的时刻。新年刚过五日,我的人生旅程即将告一段落。心中有所触动,于是决定在这个辰时出游。当天,天空湛蓝,我们围着流水坐下,感受着和煦的气氛。湍急的溪流像丝线一样轻舞,山谷间闲逸的鸥鸟鸣叫。我们放眼望去,斜川的广阔视野让人心旷神怡,曾城的秀美仿佛无...
(三)游斜川诗序辛酉①正月五日, 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②, 同游斜川。 临长流, 望曾城③, 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彼南阜④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 遥想灵山, 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 率共赋诗。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各疏年纪乡里,以...
游斜川诗序原文及翻译 游斜川,斜川之游,乃古之迹。山高水长,曲折多弯。峻岭峭壁,苍茫茫,如削成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村庄散布。树木葱茏,杂草丛生。谷壑纵横,层峦叠嶂。月明星稀,皎洁如镜。白露沾霜,草木通绿。秋风肃杀,萧瑟如雨。山川萧索,秋意悠悠。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水蒸云梦,波澜壮阔。鸟语...
“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县附近。诗前有序。从序文可知,诗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正月初五。在这一个天朗气清的初春早晨,诗人偕同两三位邻曲到斜川游玩。斜川的山水美景激发了诗人的逸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记旅游的咏怀诗。诗的开头四句写游斜川的起因。诗人直抒胸臆,说: 一年之始倏忽又到了...
【题目】(三)游斜川诗序原 文读书札记西正月五日,天气 和,风物闲关,与二三邻曲 ,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鲜跃 于将夕,水鸡乘和以翻飞,披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 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率共赋诗。 悲日月之遂往,惊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