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后来的黄景仁在北京混得灰头土脸,生活无着,其自述道:“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洪又着人将其家属送返故乡,并力荐其去陕西巡抚毕沅处当幕僚,可惜,黄景仁没有这好命,走到半路便去世了。没有任何记载洪亮吉在经济上给过黄景仁多少帮助,想那洪哥过得还是很滋润的,但为何他这小弟却...
第1名 黄景仁的《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这首诗是黄景仁抒发个人穷愁愤懑之情的七律,满是作者的身世之悲,当得起黄景仁的压卷之作。此诗是作者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诗句间弥...
黄景仁〔清代〕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9.《少年行·男儿作健向》黄景仁〔清代〕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10.《秋夕》黄景仁〔清代〕桂堂寂寂漏...
黄景仁,清朝著名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人,据说是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后裔。我们都知道黄庭坚是宋朝一位杰出的诗人,书画家,他与苏轼在书法齐名,并称为“苏黄”。那么黄景仁同样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他的很多诗作对于后世,那都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里,充满了一种悲天...
这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常吟诵的两句诗,据说是为了怀念林徽因。这两句诗的作者就是今天我要聊的主角,被誉为清朝的李白,他就是清代诗人黄仲则。 黄仲则,名景仁,江苏常州人。一生凄苦,生活落拓。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黄仲则自幼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
《杂感》清代: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的这首诗,虽然表面写得很直白,通篇没有使用一个典故,也没有使用一个生僻的字,但是读起来却是依旧,还是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
黄景仁因为长期郁郁不得志,奔走于大江南北,做底层官吏,接触下层民众的机会很多,了解民间疾苦。他很多诗作反映百姓的困苦生活,抨击黑暗的政治、腐败的官场,这些都是富贵诗人不可能理解和记录的。黄景仁的诗,是乾隆盛世的一面镜子,照出的是黑暗、腐败,是社会的压抑人才、遏制个性、极端不公,然而这一切,都还...
但别以为这位诗人只会抱怨!他的《少年行》简直是一首彪悍的男儿诗。十八岁的黄景仁,尽管生活艰辛,但血性未减半分。诗中描绘的是一个渴望上战场、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形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 这哪里是诗,分明是一曲少年英雄的激昂赞歌!即便生活如此坎坷,他依然保持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是黄景仁思念表妹而写,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到最后成了心中的遗憾,让我们光看题目绮怀二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