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初学书法以隶书入门最容易,而隶书当中以《曹全碑》风格最为秀美可人,而这件《席夔千字文》则有着明显的《曹全碑》的意境,点画干净,用笔自然,结构清晰,是一件学习隶书极好的入门之作,在此作基础之上,再去上水两汉诸家,方能够在隶书上有所建树。而今,我们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件...
本文所讲的席夔,为清代书家,其流传作品《隶书千字文》为其经典代表作品,风格上取法于《曹全碑》,但比《曹全碑》更加工整。有人评价席夔的这件书法作品,为隶书之“馆阁体”。席夔的《隶书千字文》,整体书风较为秀逸,与《曹全碑》风格基本一致,整体呈扁势。其中,席夔的《隶书千字文》多采用变体字,...
这种实力300年来无人匹敌,堪为清代“最美”隶书,一度迷倒了启功,夸赞曰:“有高古之气息,堪比《曹全碑》,圆劲古朴,绝无流宕之态”。 虽然《隶书千字文》如此精绝,但不少网友、专家表示,此作无法入国展,存在这一评价的原因,与当代人审美、实力有关,大家审美浮于表层,普遍看轻隶书,学习时浅尝则止,从而造成隶书...
清代学者尤重汉隶的研究,如万授一的《分隶偶存》、桂馥的《说隶》、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等,给清代隶书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学理上的客观条件.使有清一代隶书家得以对传统隶书进行符合汉字构架的局部改良,从而大大提高了清隶的艺术表现力。 从...
清代隶书特辑 古戈尔艺术 古戈爾藝術 2023-12-15 00:00 发表于 中国香港 在清代擅长隶书的500位名家当中,人们公认成就最高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郑簠,金农,邓石如和伊秉绶,后世将4人尊称为"清代隶书四大家".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
清代书法家学《曹全碑》最得神韵者,非席夔莫属。席夔此人,名不见经传,只知道他字子研,四川彭县人。如果不是他留给世人的那件清代仅存的隶书《千字文》,或许早已无人记得他。当代书法家启功对它评价很高,认为此作之美比《曹全碑》更胜一筹。此作写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全卷共128行、1000余字,单字...
席夔,这位清代的书画大家,虽然相关记载不多,但他的隶书作品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隶书笔法秀丽、点画秀逸多姿,结体精致而神韵超逸。在席夔的笔下,隶书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动感和节奏感。他的作品《隶书千字文》更是被誉为“清代书法奇才”的杰作。席夔的隶书风格独特,与汉隶的...
清代杰出的书画家。中年浪迹山东、河北、山西、湖南诸省,足迹半天下,无所遇。晚年寄寓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书法出入楷隶,隶书得力于《禅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风格奇古,自称为“漆书”,是说他的字像用漆帚刷出一样。冬心的隶书有时用楷入隶然而并不庸俗,其书方整淳逸,...
席夔,清代书画家,字子研,四川彭县人,官广西知州,工画花卉竹石,极为生动,富于法度,擅长书法,尤其是隶书。他的隶书作品极具欣赏价值,富有曹全之美,传世书迹有《隶书千字文》。席夔的《隶书千字文》点画秀逸多姿,圆劲古朴,结体精致,神韵超逸,遒劲高古,奇纵有姿,是临摹隶书的极好范本。该作品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