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祉在庐州对淮西军的复杂和不稳有了更深的了解,便密报张浚建议另派将官“往分其兵”。八月上旬,宋廷命张俊为淮南西路宣抚使,置司于盱眙军;命杨沂中、刘锜为淮西制置使、副使,置司于庐州,欲待其军队一齐开到后,调郦琼等军回建康。此事引起淮西路土兵的严重不安,恰好此时,吕祉派人递送给张浚揭发郦琼...
绍兴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镇守于淮西的南宋军队发生叛乱,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杀死监军官吕祉等人,带领全军四万余人和十余万百姓投降金人建立的傀儡政权伪齐,史称“淮西兵变”。中国历史上的军变不在少数,但像淮西军变这样整建制的军队投降敌人还是实属罕见,更何况它还发生于整个...
淮西兵变,意味着南宋短暂的反攻阶段结束了。因为,淮西兵变的结果,实在相当于南宋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惨败,直接损失了四万军队,更主要的是,敌国因此多了四万军队。这一里一外,相当于南宋损失了近十万大军。更主要的是,它的政治影响也是空前惊人的。面对此情此景,南宋的宣传机构如果再说,人民都盼着受到大...
淮西兵变,正是这场悲剧的开端,郦琼的叛变,让朝廷对武将的猜忌达到了顶点,而这种猜忌,导致了岳飞的悲惨结局。秦桧施计,岳飞之殇秦桧的崛起,是一步步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去的。淮西兵变给了他打击主战派的机会,开始借题发挥,暗示岳飞可能也是个“危险人物”。他在朝堂上不断提及武将的“威胁”,特别是在讨论...
秦桧权势日盛,岳飞处境愈危。淮西兵变遂成打击岳飞之借口,局势愈发紧张。朝中诸多人士开始抨击岳飞,对他的忠心与能力提出质疑,纷纷指责其有不忠不才之嫌。高宗对于种种质疑,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岳飞的北伐构想遭全面搁置,与此同时,他手中的军事指挥权亦逐渐被剥夺。岳飞麾下的军队被逐一调遣,将领们被分散至四方...
3、淮西兵变 而张浚却在秦桧的支持下,将淮西军一分为六,令兵部尚书吕祉以都督府参谋军事的身份前往淮西节制这支军队:又擢升前军统制王德为相州观察使,提举训练诸将军马,郦琼副之。吕祉字安老,建州建阳人。宣和初,上舍及第。建炎二年,为右正言,绍兴元年,为荆湖提刑。三年,知建康府,五年,为兵部侍郎...
郦琼索性趁机反出朝廷,杀掉吕祉,率领4万军马投降了刘豫政权。当时,整个南宋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20万,一下子五分之一的兵马投到了敌营。一时之间,淮南西路的防卫极为空虚,朝野为之震惊。 淮西兵变证明了岳飞的先见之明 但这并没有让朝廷对岳飞另眼相看,反...
岳飞之死其实在几年前的淮西兵变时就铸就了。那一年,岳飞因为接管刘光世德部队和宰相张浚闹崩,在到达江州(九江)后的当天,以“与宰相议不合”为由,上章乞请解除兵柄,以替一年前去世的母亲守孝为由,不回鄂州,直奔庐山,甩手不干了。给皇帝出难题,估计当然赵构恨得牙痒痒,但又不得不安抚,犹如无奈的...
没想到由于一个小吏的消息泄露,郦琼爆发叛乱,导致淮西兵变,彻底毁掉了南宋北伐的良好局面,彻底粉碎了南宋君臣的美好幻想。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自宋朝建立以来,它便与辽、西夏等国形成并立局面,其中辽国以强大的军队和骑兵力量对大宋构成了持续的威胁,成为宋人心目中的主要隐患。在徽宗时期,辽国的女真部落迅速...
秦桧权势愈发大了,岳飞的境地就越来越危险了,淮西兵变成了个借口,用来打击岳飞的借口。朝廷里不少人,都开始向岳飞发难,对他的忠诚和能力提出质疑。高宗面对这些质疑,居然默许了。岳飞的北伐计划完全被搁下了,他手里的兵权也慢慢被削减。他原本手下的军队,被一支接一支地调走,那些将领呢,也都被分散到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