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法、双缩脲法、福林一酚试剂法、紫外吸收法。 (1)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法:考马斯亮兰G-250在酸性溶液中为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在595nm处有最大的光吸收,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因此可比色测定,测定范围为0.01~1.0mg/ml。 (2)...
(2分)①凯氏定氮法: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一个特点,是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基础: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式中,6.25,即16%的倒数,为1g氮所代表的蛋白质质量(克数)。 (2分)②Folin-酚试剂反应:蛋白质标准测定方法,基于Folin-酚试剂能与Cu+定量反应,而Cu+是由蛋白质...
病情分析: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这些方法在准确性、操作复杂性和应用范围上各有不同。 1.凯氏定氮法: 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间接推算出蛋白质含量。 样品在硫酸中消化,将有机氮转化为铵离子。 铵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再被吸收后进行滴定。 优点是精确度高,适...
比如说在测定一些加工食品的时候,可能会有添加剂之类的含氮物质,就会影响结果。 二、双缩脲法 双缩脲法很有趣。它是利用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的原理来测定蛋白质含量。这个方法简单又快速,而且不受蛋白质的种类影响哦。但是呢,灵敏度相对较低,如果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特别低,可能就不...
百度试题 题目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有那些?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 1 )微量凯式定氮法。( 2 )双缩脲法。( 3 ) folin -酚试剂法。( 4 )紫外分光光度法。( 5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反馈 收藏
一、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几种方法 1.紫外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an酸和色氨an酸,使蛋白质对280nm的光波具有最大吸收值,在一定的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可作定量测定。该法操作简单、快捷,并且测定的样品可以回收,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结果,故在蛋白质和酶的生化...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制,酪蛋白用0.05Na...
常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双缩脲(Biuret 法)、Lowry法、BCA法、紫外吸收法、凯氏定氮法、ELISA法和HPLC法等等。 (1)双缩脲(Biuret 法)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
根据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的特点,通过测定氮的含量计算蛋白质含量。 (2)紫外吸收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测定蛋白质的光吸收,从而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3)双缩脲法。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铜离子形成紫色化合物,可在540nm处比色测定。其光吸收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及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