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洪山戏老树著新花 顾红霞和全村人共同的精神生活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又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我5岁开始,就跟着妈妈和外婆在村里的空地上听戏了。”洪山戏传承人顾红霞回忆说,那时候的条件当然没有现在好,一块布拉开作为大幕的背景,一声锣鼓敲响,戏就开始唱起来了。
滁州市来安县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戏,后发展成为香火戏,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洪山戏流传于皖东的来安、天长、明光,苏北的扬州、六合、仪征、邗江等地,至今有300多年历史。 洪山戏剧目丰富,有200多个传统和现代剧目。《唐六本》《合同记》《陈...
洪山戏作为皖东地方戏的代表,主要流行于来安、天长及江苏等周边省区。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尤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洪山戏成为全国地方戏曲演现代戏、演革命戏的最早剧种之一,所以在其身上还蕴含着现代性和革命性。鉴于此,洪山戏已成功入选首批...
戏曲·洪山戏|安徽皖东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洪山戏,是流行于安徽皖东的一种稀有传统戏曲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
洪山戏作为一项传统艺术,其剧目主要来自神书。如《袁樵摆渡》、《唐僧取经》、《魏征斩老龙》、《九郎替父》、《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等,统称为“唐六本”。这些剧目是根据唱本和章回小说编演的“幕表戏”,逐渐发展成为“连台本戏”。此外,还有“定本戏”如《洪江上任》、《张郎休妻》...
最终由坐唱发展为角色扮演,洪山戏就此出现了剧种的最初形态。洪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宗菊介绍: 洪山戏的主要曲调共有三十多种,分为三类,有以七字调、十字调为代表的唱腔类,以娘娘调、斗法调、泼水调为代表的祈祷神曲类,和以杨柳青、大补缸、...
洪山戏作为中国的传统戏曲之一,其剧目丰富多样,取材广泛。涵盖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以及部分移植改编自其他剧种的剧目,总数达到了200余个。在唱腔方面,洪山戏分为三类: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初期,伴奏只使用锣鼓,唱腔质朴粗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随着戏剧...
5月11日下午,2023年滁州市濒危剧种洪山戏公益性演出走进全椒县襄河镇笔峰社区。此次活动由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全椒县文旅局承办,襄河镇笔峰社区协办。 滁州市文旅局为弘扬洪山戏的艺术魅力,不断加大洪山戏艺术的传承力度,让洪山戏艺术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让洪山戏艺术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来安县永阳洪山戏艺术团,致力...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项目简介洪山戏来源:《非遗图典》 作者:高汇江 发布时间:2014-07-07 浏览:4240次 版权所有:滁州市文化馆 地址:滁州市琅琊区清流中路1170号 电话:0550-3048773、3046691 邮编:239000 邮箱:swhgys@163.com 技术支持:中天科技 皖ICP备130057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