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 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此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
《洛神赋》原文辞采华茂,赋中疏密落笔间,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似梦非梦般邂逅相遇、思慕爱恋的情意缠绵,最终却以人神道殊、伤感追忆为终。 也许是人神道殊的惆怅与失意,打开了顾恺之创作思潮和艺术遐想。其以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才能对《洛神赋》进行再创造,落笔而成《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卷》原作为顾恺之以三国时代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作旷世奇文《洛神赋》为题材绘就的连环画,是传世中国画中以文学为题材的最早作品。 “盖章狂魔”乾隆帝虽然品位不如雍正高雅,但对《洛神赋图》的评价还算中肯:“妙入毫巅”。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原作由于年代久远已经佚失,现存均为宋代摹本,...
《洛神赋图》 1 画作出生牌 作者: 顾恺之 朝代:东晋 创作时间:公元四世纪左右 《洛神赋图》是一幅长卷式的工笔重彩画,画面以洛神为中心,展现了人与神之间的爱恋与哀愁。画中的洛神形象飘逸、气质非凡,她或站或坐,或行或止,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动与优雅。这...
辽宁本《洛神赋图》为明末睢阳袁枢藏本,有“庚子袁枢”印,亦为今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王鼎、袁枢临本《洛神赋图》所据原本。创作背景 此摹本的摹成反映了当时南宋的政治背景。当时宋高宗在临安即位,重建南宋政治中心,朝廷官员为宣誓效忠,同时向北方金朝(1115-1234年)宣示南宋的政治及文化正统地位,因此在绍兴...
《洛神赋图》,明袁枢书,王鼎临,明崇祯十六年(1643)作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家里,据袁枢藏《洛神赋图》(今辽宁省博物馆本)本所临。按当时袁枢为浒墅关关使。今所见辽博本《洛神赋图》有“庚子袁枢”印章,按袁枢生年为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文物历史 袁枢为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子,袁可立曾策反后金女婿刘爱塔...
✨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杰出艺术家,《洛神赋图》是他的杰作之一。这幅作品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讲述了曹植与“洛神”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全卷分为三段,开头描绘了曹植和他的侍从在洛水之滨相识,接着展示洛神与曹植相遇,最后是相离的情景。其中最动人的一段是曹植与洛神相遇的场景。
《洛神赋图》(局部)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的《洛神赋》,名动文坛,流芳百世。在这篇著名赋文背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凄美爱情故事。
顾恺之传世之作《洛神赋图》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