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佛学术语,梵语 trikāyāh 的意译,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dharmakāya ),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sambhogakāya ),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nirmāṇakāya )。法身:代表着佛法,绝对真理,也指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佛性,法身不现。
释迦牟尼佛的三个化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应身。它们代表佛陀的不同层面和显现,展示了佛陀的智慧、慈悲和教化使命。三身佛的理念不仅是对佛陀的描述,也是对众生的启示,指引众生迈向智慧的道路。#百家研习社#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其中,法身通常被称为如来。如来法身是众生自性,清净无染,能生出一切诸法。自性所生的般若之光能除一切贪垢欲望,智慧威德无穷,如同高悬的明日,光芒万丈,圆满无缺。如来虽然自证圆满法性,但法身无相,不能为众生所见。为了化益众生,如来示现报身与应身。《金刚经》中说:如来者,无所...
报身、应身、化身和法..报身、应身、化身和法身是佛教中描述佛或菩萨不同状态的术语,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境界和功能:1. 法身:法身是修为最高的状态,代表着佛或菩萨的最深层次。在法身状态中,修行者达到了无上的智慧和觉悟,这是他
据《十地经论》等说,佛身分为三种:法身、报身、应身。法身也叫法性身或者自性身,指佛证悟的法性;报身又叫受用身,报身是佛从久远以来,以法身为因,修习六度万行,积集无量福德智慧所得的佛果色身;应身又叫应化身,或者应化法身,佛为了救度苦难众生,应众生的根机,以大悲愿心随处随类示现种种的身相,就是佛的应...
一、法身 法身代表证显真如的自性法体,其无相特质使得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身”。然而,它被称为“身”,是因为它是报身与应身的实性依止。法身也被称为法佛、理佛、法性身等,是如来自证圆满法性的实性身,为化益众生而示现报身与应身。二、报身 报身是指如来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而成就的庄严...
〔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人人本具,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
法身是指证显真如的法性本体,它无形无相,但被称为“身”,是因为它是报身和应身的实性依止。法身也被称为法佛、理佛、法性身等,它是如来自证圆满法性的体现,虽然无相,但为众生所见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示现报身与应身。二、报身 报身是指如来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资粮所成就的庄严佛体,也称为报...
按佛教天台宗说法,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与他们相对应的佛名依次是( ) A. 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 B. 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 C. 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 D.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